周末睡懒觉错过扔垃圾?上海鼓励开设“假日分类投放时段”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20-11-06 00:00:00
浏览

  又是一年“进博”时。

  两年前的2018年11月6日,首届进博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他勉励大家把这项工作抓实办好。两年来,上海始终牢记使命,不负嘱托,努力提升垃圾综合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上海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两年来都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11月6日上午,一场主题为“从‘新风尚’到‘好习惯’”的两周年活动在嘉兴路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举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唐家富在主题论坛上透露,上海将深化“一网统管”追溯功能,与城管执法取证相结合,逐步实现志愿者撤守后的智能化管理,并探索长三角可回收物回收与综合利用的协同发展模式。

  “党建引领就是引领人心”

  2018年11月,总书记提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之后没几天,位于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的虹叶居民区居委会便展开了调研排摸,全面梳理辖区内三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难点。

  2019年3月,该居民区的宇泰景苑小区便开始源头分类,仅半年时间,垃圾分类工作便从“零基础”到“高水平”,实现居民100%参与垃圾分类,分类准确率达98%以上。

  “这离不开街道、居委、物业、业委会、志愿者们的不懈努力。”虹叶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静华说,垃圾分类工作其实就是做“人”的工作,党建引领就是引领人心,大家拧成一股绳,逐渐摸索出以党建为引领、以源头自觉为基础、以多种分类投放模式为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新路子。

  由于垃圾分类工作涉及每家每户,要想做好并非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虹口区绿化市容局局长杨静说,两年来,在这条“新时尚”之路上,虹口区通过严格标准、畅通机制,越来越规范化;通过党建引领、多元自治共治,越走越人性化;通过5G赋能、一网统管,越来越科技化。

  如今,虹口区已将生活垃圾分类全面融入城市精细化管理、社会创新治理、文明城区创建、美丽街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建立区—街道—居委会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体系,将相关部门与各街道纳入这项长期性的社会系统工程。

  鼓励开设“假日分类投放时段”

  放眼全市,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已取得明显成效,“新时尚”已逐步变成“好习惯”。下一步,如何持续推动上海垃圾分类再加力、再深化、再提升?

  在唐家富看来,上海要深刻把握“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全力提升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并紧密依靠基层治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建立上海垃圾分类长效常态机制。

  据唐家富介绍,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时段和点位设置问题,要按照“定点要坚持,定时要灵活,撤桶要鼓励,破袋要引导”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同时,鼓励开设“假日分类投放时段”,进一步兼顾居民节假日投放需求。在定点设置上,通过“约定管理”手段,引导居民对点位设置进行民主决策、自我管理、互相监督。

  在推进“科技+管理”上,要发挥街镇平台常态长效发现和处理作用,深化智能监控在定时定点、误时投放等点位上的应用,对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深化“一网统管”追溯功能,与城管执法取证相结合,逐步实现志愿者撤守后的智能化管理。

  同时,还要加强基层创新治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探索特色宣传动员模式、源头分类智能化监管装置等创新实践;激发社会活力,引导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开展源头分类投放管理、就近就地资源化处理、分类收集运输和转运装备、工业化选别装备、分类后资源化利用和末端处理环节污染控制等技术的研发。

  此外,还要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通过信息共享、研讨论坛、项目对接、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索长三角可回收物回收与综合利用的协同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