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小微企业来了“科技副总” 239名高校教师赴企工作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20-11-09 00:00:00
浏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路海华 陈思

  “氧化锌加在树脂材料里,在紫外线光照下,能使有机物裂解,达到抗菌效果。”11月2日下午,在位于麻城的湖北钊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科技副总”姚军龙正在指导技术人员调试新产品配方。作为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他7月底受聘为该公司“科技副总”,常常从高校到企业两头奔波,忙碌而充实。

  教授进企业

  发展越来越好

  生产车间里,一张成形的大尺寸人造石英石正从烘箱里缓缓运送出来,进行最后的打磨、包装。“我们是地处小城市郊区的民营企业,招聘高层次的研发人才不容易,以前公司只有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技术人员,但是缺乏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发展需求。”钊晟公司总经理严立明说:“姚教授进企业后,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人造石英石抗菌、耐黄变等技术问题,还培训技术人员,提升公司整体研发速度和成果。”

  “姚教授有留学背景,对专业技术把握有高度、有大局,公司核心技术已达到整体国内领先、部分国际先进的水平,还得到了《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荣誉称号。”公司董事长陈思也认为,近几年公司营业额提速很快,2019年达到2.65亿元,姚教授功不可没。目前公司即将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姚军龙参与方案讨论,提炼当前发展痛点,正在进行新项目立项。

  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人造石英石被列为“鼓励类”产业,也是麻城的支柱产业之一。陈思很有信心:“之前我们已经和姚教授合作几年,今年他又担任科技副总,公司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

  从实验室到厂房

  培养应用型人才

  与姚军龙同行的,还有他的研究生胡涵超。当天上午10时半,他们在学校上完课后,驱车两小时一起到了服务企业。在厂房,姚军龙指着生产线,给学生讲解生产工艺和流程。“学校实验室里设备全、器械多,但没有原材料和生产线,学生在学校完成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配方等科研任务后,再到企业试生产,对接市场需求,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很有帮助。”胡涵超也认为,将实验室里的实验品搬到车间成为产品,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实用。

  姚军龙介绍,他的团队服务该企业已3年多,校企双方完成了科研项目《抗菌高耐候性人造石英石研发及产业化》,获得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立项,相关科研成果荣获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还获得省部级人才双创团队等荣誉称号。同时,双方挂牌成立“湖北省高品质人造石英石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作为高校教师,与企业合作收获很多,促成了好几项科研成果,也有利于指导研究生。只是以往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现在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出得学堂、进得厂房。”

  搭建产学研平台

  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选派‘科技副总’到企业,旨在通过高层次人才到企业挂职,与企业开展各类项目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推动企业与学校建立多层次合作关系,利用高校智力资源,以兼职方式柔性引进科技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整体提升企业的科研实力。”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副总”是今年7月省委人才办、省经信厅首次联合推进的创新举措,从今年起连续5年,每年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选派200名左右科技人才,对口担任中小微企业、重点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副总”。

  “企业、选派人员及接收地方签订了‘科技副总’三方项目合同书,公司给予科技副总年薪10万元,麻城市政府补贴5万元。”陈思介绍,“科技副总”的创新举措,让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目前,我省首批239名“科技副总”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已分赴200多家企业到岗工作。他们致力于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方面的需求。“科技副总”每月服务企业时间不少于7天,两年服务期内,省人才专项还将给予每名企业“科技副总”工作保障经费。同时,选派的科技副总在服务期内工作情况和取得的科研创新成果、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价值贡献,可作为其在派出单位晋职、晋级、评聘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