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香港本地大学技术转移表现落后 知识产权收入不足牛津1/7
团结香港基金11月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香港高校的研发开支占香港年度研发总开支近一半,远高于英国及美国的比例,但技术转移的表现不尽如人意。2019年,香港所有大学的知识产权收入合共只有1亿港元,不足英国牛津大学的七分之一。
基金会总干事郑李锦芬坦言,香港各个大学在知识转移方面起步较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在一系列知识转移的指标上,表现均落后于海外名校。
港府“不遗余力”
数据显示,2018年香港本地年度研发总开支中,大学占59.4%,远高于英国及美国的大学于当地研发总开支中的所占比例,前者为23.6%,后者则为12.9%。由此可见,大学在本港创新生态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香港在政策上的努力初见成效,而本地创新生态的发展亦得到更大推动。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在出席团结香港基金活动时表示,特区政府一直关注知识转移及商品化项目,并透过创科基金向产、学、研相关人士提供财政支援。
他指出,在这5年期间,香港科创企业数量增长两倍,科创就业人数增长4-5倍。而知识及技术转移是大学科研落地的最佳方法,特区政府将会“不遗余力,透过注资积极推动上游研发、鼓励中游知识及技术转移,促进更多下游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
自2014年推出的“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截至9月已经为293家初创企业发出共2亿港元资助。薛永恒透露,特区政府将于本年度加大资助额,从每年400万港元增加至每年800万港元。
专利、衍生公司数量落后
然而,报告认为,尚有不少政策缺口需政府正视,尤其是在加强基础研究以及知识转移(即从应用研究到市场化阶段)方面。
在商品化过程中,拥有专利权仅代表受保护的技术或知识具有商品化的潜质。专利必须被授权或售予现有公司或成立衍生公司,相关知识才能为社会带来效益。因此,大学成立衍生公司的累计数目,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学将研究“商品化”的能力。
2019 年,香港每所大学平均仅有10至29家衍生公司正在经营,而剑桥大学及牛津大学则分别有109及145家。同年,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分别衍生了25及24 家全新的公司。去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获授202项全球专利,为本地院校之最;而相比之下,牛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别获授434及781项专利。
报告指出,在国际高等教育资讯机构 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的 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上榜的七所香港本地大学之中,有六所的排名较去年有所提升,主要由于这些学府在六项研究表现评估的其中两项,即学术声誉及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均有所提升。因此,香港高校的基础研究能力得到公认。
然而,路透社发布的“2019 年世界最具创新力大学”排名,以三大范畴评定在“推动科学,发明新技术,以及为新市场和产业提供动力”方面贡献最多的大学,香港无一家高校跻身进入世界百强。
发明者经济诱因不足
因此,基金会提出多项建议,如优化评核框架,并将拨款分配与大学表现挂钩,以培育大学的知识转移文化。同时,增加研究人员在科研成果商品化上的灵活性与选择,以提升知识产权的流动性。基金会还建议,放宽校外执业的规定,让教职员有更大的空间将其科研成果商品化。目前,学术人员每月仅有四天可在校外执业。
据了解,目前在授权许可的收益分配方面,如果是香港本地大学支付专利商品化的费用,发明者只能获得25%至50%的收益,而海外大学则更为慷慨,有些发明者甚至可以获得全部收益。
此外,基金会又建议善用未来基金,提供耐心资本和“深科技”投资策略,以培育本地衍生公司。同时,建议特区政府亦应成立高层次的科学和发展办公室,为行政长官及主要官员提供意见,确保政府部门支持试用崭新科技,另外可把九龙湾行动区,发展为世界一流的创新园区。
(作者:朱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