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林:目标两年门店翻番,激进扩张目的何在?
文/理逻 王斯敏(实习生)
近日,大参林方面公布了最新扩张计划:2022年底门店目标1万家,而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公司总门店为5541家,这意味着大参林2年内门店翻番。
大参林在2020年第三季度新增门店329家:新开门店172家,收购门店138家,加盟店39家,关店20家。其在今年1至9月发生并购达7起,其中去年并购2起,1起今年交割,还有1起目前正在交割;今年新确定并购项目总共5起,3起在河南,1起在河北,1起在黑龙江。
那么,为何大参林要如此急速扩张?其创始人葛云峰曾说:“之所以目前存在跑马圈地的现象,是因为‘区域’很重要。”在医药零售行业,更多的门店数量,或意味着更多的营收与市场份额。
对此,西部证券表示,“公司作为药房龙头之一,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得以快速扩张,新店和次新店业绩不断释放。”
国元证券也指出,大参林通过“内生+外延”的扩张模式,因地制宜拓展门店布局,使业绩的高速增长得以持续。
据公司2020年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104.92 亿元,同比增长30.49%;归母净利润8.67亿元,同比增长55.90%;扣非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57.70%。业绩继续高速增长。近日大参林方面解释了其三季度的增长动因:在营收增长的30.49%中,老店贡献13.8%,并购贡献6.5%,新店、次新店贡献10%左右;在利润增长的55.9%中,老店贡献26%,政府补贴、降税等贡献20%,另外的10%主要来源于:深耕华南市场,新开门店、并购、加盟三驾马车有效落地等。可以看出,扩张占营收增长的比例过半,对利润增长确有助力。
政策方面,除新冠疫情引发的预防需求上升外,近年来“十三五”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与限制公立医院扩张的政策相继出台,“抓预防、治未病”成为政策的大方向。加之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对健康有需求的群体不断扩大。
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医药制造、零售、批发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在其所处的医药零售行业内,与一心堂、益丰药房、老百姓并列为四大龙头。作为最晚上市的公司,大参林凭借其急速的扩张战略,终于在今年实现了“反超”,无论是营收、净利的增长还是总市值,都遥遥领先于其他三家。截至11月9日达到其历史最高股价97.16元,总市值达625.03亿元。
虽然如今大参林的激进扩张使其暂居龙头第一,但该战略并非完美无瑕。
首先在开店模式上,并购是大参林的一个侧重点,但并购也会带来商誉减值的风险。前文提到今年新发生了5起并购,而其中4起都是51%的控股型收购。大参林的想法是此做法便于系统和营业的对接,可以充分发挥原有股东的积极性,共同发展,而且也可以利用对方在当地的口碑,有利于公司在外省的发展。诚然,这是一个便捷的扩张方式,但随着未来大参林并购数量的提升,商誉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第二,与大参林激进扩张线下门店迥然不同的是,其对线上渠道的态度过于保守。公司表示“线上不可能取代线下实体店,未来的趋势是线上、线上融合,O2O是最好的发展方向”。公司认为,实体店有便利、专业化服务更到位、可以照顾老年人情绪等优势。目前参与O2O的有4000多家门店,预计今年收入可以超过4个亿,增长超过150%。虽然增长速度快,但就其在现有业务中的占比,收入大概只占的4%,利润也只占0.45%左右。
大参林发迹于两广,向外省扩张的第一步就是河南,早在2017年公司就开始加大对河南的投入,直至今年第三季度销售额约8.5个亿,利润1000多万,门店数860多家,而市占率仅约为4%。可见布局省外还是有较大阻力。除了两广、河南以外,对河北和江西也将延续稳步拓展的做法。其实可以看出专注于线下门店的设立,发展速度会大大降低。而线上销售则没有地域问题,可以更好的助力扩张。
最后,新兴的DTP药房前景未可知。DTP药房是指患者在医院开取处方后,药房根据处方以患者或家属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送药上门,并且关心和追踪患者的用药进展,提供用药咨询等专业服务。目前大参林有73家DTP药房,60%布局在广东,带来了4个多亿的增量,这是包括大参林在内多家药企关注的新模式。但是医院处方流出是DTP药房能够存在的前提,若相关政策收紧管理,DTP药房就会失去营运动力。而且DTP药房也被称为高值新特药直送平台,面临药品价格高,医保报销额度低,普通消费者难以支付等问题。
一位机构投资者如此评论当前医药零售行业的竞争状态:“不止大参林,其他三家竞争对手目前也在积极开展门店增设与并购业务。不过,未来医药流通与零售的变革点更可能出在线下转线上,因此谁能把握住线上流量的机会,谁更可能成为最终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