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明强:金融科技的港式样本
毕明强:金融科技的港式样本
北大金融评论杂志
对传统商业银行而言,来自金融科技大潮的挑战是巨大的。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金融科技转型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甚至生存的第一要务。而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戏剧化地推动了银行加速线上业务进程。那么,未来香港银行业在金融科技转型方面会有哪些趋势呢?
日前,中信银行(国际)行长兼行政总裁毕明强在《北大金融评论》上发表文章,通过列举金融科技在香港的发展历程,认为随着银行内部流程和架构重构进程的深化,金融科技还会从技术层面逐步影响到银行的文化层面,以敏捷为代表的互联网基因将逐步渗透到银行的文化当中。
相比于中国内地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科技在香港的起步比较晚。这可能是因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其金融服务已经相当成熟发达,比如市民凭借一张“八达通”即可基本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似乎来自市场的压力并不大。另外,香港严格、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使得业界通过金融科技进行监管套利的空间很小,创新的动力未必很强。
这一状况直到2015 年香港政府开始发力支持,才有了明显改变。2017 年监管局公布智慧银行建设7 项措施,进一步加快了金融科技进程;2019 年开始颁发虚拟银行牌照,则给市场带来了鲶鱼效用。借助国际金融中心的天然优势和中央大湾区战略实施,金融科技在香港银行业的应用自此进入快车道。
政府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中国内地金融科技的兴起主要由市场推动,香港金融科技的发展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特区政府特别是监管当局推进的。商业银行向金融科技转型,在发达国家已有10 余年的历史,在我国内地则从2013 年开始,2017 年后步伐大大加快。而香港直到2015 年4 月特区政府成立“金融科技督导小组”,才拉开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序幕。中银香港于2016 年11 月推出的“物业估值区块链技术”则可视为银行业试水金融科技的起点。
2015 年以来,特区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的举措,从推广、提供支持措施、监管、人才及资金等五个方面着力, 推动香港金融科技的发展。例如,在投资推广署和数码港下均成立金融科技专责小组,负责为内地和海外金融科技公司落户香港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数码港设立了金融科技专区,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共享工作间、业务发展咨询等服务;监管方面,香港的三个金融监管机构分别设立了“金融科技监管沙盒”;人才方面,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等吸引内地和海外人才;资金方面,推出了各种资助计划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支持,包括创新及科技基金、数码港投资创业基金等。2015 年后每年的政府《财政预算案》都将建设香港成为金融科技中心作为发展目标予以大力支持, 如2019/2020 年《财政预算案》中就预留55 亿港元发展数码港第5 期。在政府的推动下,香港的金融科技生态逐渐成熟,现有金融科技公司已超过600家,2019 年香港的消费者金融科技使用率高达67%。全球知名的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如埃森哲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德勤亚太地区区块链实验室、以色列的金融科技平台都选择在香港落户。完善的生态为银行业金融科技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促使香港银行业大规模启动金融科技转型的标志性事件,则是2017 年9 月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推动智慧银行的七项举措,即:推出“快速支付系统(FPS、转数快)”、“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升级、引入虚拟银行、推行“银行易”、促进开放API、加强跨境金融科技合作、提升金融科技研究和人才培训。七项举措出台之后,香港银行业积极响应,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多实质性进展。
“转数快”电子钱包于2018 年9 月推出,接通21 家银行和10 家储值支付工具, 7*24 小时运作,支持港元与人民币双币支付。其用户数2019 年末已超过400 万个,以香港700 多万人口计,市场渗透率为全球最高之一;交易额在推出以来每月平均增长近10%;2019 年12 月平均日交易量达16.8 万宗,涉及日处理金额超过24 亿港元。
“监管沙盒”,即2016 年9 月香港金管局推出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旨在使银行在不完全符合金管局监管规定的条件下进行金融科技产品及服务的试运行。2017 年9 月金管局将之升级为“监管沙盒2.0”,新增了金融科技聊天室等功能,使得银行能在新产品及服务推向市场之前更多地获取市场数据及各方面意见。截至2020 年3 月底, 共有126 项金融科技项目获得批准使用“监管沙盒”进行试行, 试行项目涵盖监管及合规科技、应用程序界面与生物论证等各个领域,如图1 所示。虚拟银行方面, 2019年以来,已有8 家公司获得虚拟银行牌照。截至2020 年8 月底,除了1 家还在内测,2 家试营业,其他5 家均已正式营业(表1)。一些虚拟银行产品也显出端倪,如众安银行门槛低至1 港元/ 人民币/ 美元的定存设“加息券”,天星银行的可随时提取结清不收费的灵活定期存款,汇立银行的可灵活提取并不收费的定期存款等。
“银行易”是金管局为了简化监管流程以推动金融创新的举措,特别成立了内部专门小组,重点就银行远程开户、网上贷款、线上财富管理业务进行评估及改革。目前金管局已经将“银行易”的覆盖范围扩展到反洗钱、合规及风险管理等监管科技(Regtech)领域。
关于开放API,2018 年7 月公布开放计划,分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开放产品信息,第二阶段开放产品申请,第三阶段开放账户资讯,第四阶段开放财务交易。第一阶段的开放已于2019年1 月如期实施,至2019 年中已有20 家银行开放了超过500个API,涉及100 多个产品,涵盖贷款、存款、外汇、投资及保险产品等各个方面。第二阶段的开放于2019 年9 月实施, 又增加300 多个API,处理银行各项产品及服务的申请, 包括申请信用卡与贷款等。现已开始了第三阶段的开放试验。
“贸易联动”平台于2018 年10 月正式启用,是香港首个跨境区块链项目,由7 家银行发起建设, 现已有12 家银行参与共建。目前此平台已完成了与欧洲最大的数码贸易融资平台“we. trade”的对接验证测试,也启动了与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平台的互联互通, 为香港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最前沿的现代化手段和强大的跨境伙伴平台。
银行业加速金融科技转型
虚拟银行必然给香港传统银行业带来冲击,然而虚拟银行毕竟刚刚起步,这种冲击更多的是观念上的,一时很难撼动传统商业银行的主流地位。可以说,传统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的基本面。在政府与市场力量的双重推动下,香港的商业银行从2018 年开始进入了向金融科技转型的快车道, 推出了一系列金融科技产品及服务。
除了前述的8 家虚拟银行外,香港本地注册的全功能持牌银行有23 家, 可分为两大梯队。第一梯队为四大银行, 即汇丰银行、中国银行(香港)、渣打银行(香港)和恒生银行(恒生银行为汇丰银行的子行),第二梯队为其他中小规模的全功能持牌银行, 包括东亚银行、工银亚洲、中信银行( 国际)、招商永隆银行、创兴银行及上海商业银行等。
第一梯队的四大银行在金融科技转型路上先行先试,于过去的两年半时间在零售与批发业务两条线上同时进行,密集地推出新的产品及服务,涵盖支付、个人及企业理财、按揭贷款、贸易融资、中小企业服务等多个业务领域。
其中以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推出的金融科技产品及服务最多,最成功的产品当属“PayMe”。汇丰银行2017 年2 月推出个人电子钱包“PayMe”,2019 年3 月推出个人对商户(P2M)的手机应用“PayMe for Business”,2020 年3 月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智能物流平台“菜鸟网络”合作为网店推出数码贸易融资方案,利用实时数码物流信息进行信用评估等,效果显著。“PayMe”推出后用户数快速增长, 到2018 年中就已突破100 万, 至2019 年中更是突破160 万,成为APP Store 的香港十大免费应用程序之一,在金融类持续雄踞第一。恒生银行2019 年6 月新增“转数快”二维码(QR Code)功能至一站式电子收款平台“恒生One Collect”零售终端上;2020 年3 月开发出智能储蓄规划工具“Saving Planner”,自动整合客户的恒生户口及信用卡支出,方便客户订立储蓄计划和管理支出,很有特色,受到市场欢迎。
中小银行的金融科技产品及服务目前主要集中在零售银行领域,包括电子支付、手机贷款、网上理财、智能开户等。其中,中信银行(国际)、东亚银行等推出的一些特色产品比较有代表性。
中信银行(国际)于2018 年3 月推出“inMotion 动感银行”,为香港首家支持远程“刷脸”开户的银行,之后不断完善,加进了香港首创的远程开立投资户口服务,并推出了香港首张虚拟信用卡“inMotion 虚拟信用卡”、全功能证券交易平台“inMotion 动感投资”以及“inMotion动感银行”投保、“Robo360”智能投顾等,为客户提供比较全面的虚拟银行服务。东亚银行于2018 年8 月为商户及个人推出一站式的聚合支付平台(iPayment Hub),成为香港首家以单一平台支持多电子支付方法的银行。通过此平台,商户客户可以收取来自所有渠道,包括实体与网上的付款;个人客户可以方便地进行跨国移动支付,平台兼容多种电子支付方法,包括信用卡、微信、支付宝、Apple Pay、Google Pay 及JETCO Pay 等。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