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大热的RCEP能让“日货”变便宜?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形成包括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之一。其中,RCEP 的最大增量意义,是中日首次建立直接的自贸区关系。
为什么中日是最大增量?
根据界面数据梳理,作为“10+5”协议框架,本次签署协议的东盟外五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与东盟分别有已经生效的“10+1”自贸区协定。而这5国中,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同属CPTPP,中国与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又各自有已经生效的双边自贸区协议。也就是说,RCEP的最大增量意义,实际上是中日首次建立直接的自贸区关系。
日本对中国有多重要?2019年数据显示,日本在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中占比分别为8.3%和5.7%,排名均为第四。商务部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是日本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据日本海关统计,2019年日本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3039.1亿美元,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346.9亿美元,自中国进口1692.2亿美元。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45.3亿美元。
RCEP跟普通消费者有什么关系?自贸区协定最主要、最直接的规定均是进口关税的减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因为既有的平均关税水平高于日本,所以在RCEP框架下我国关税税率下调、直至降至零关税的空间更大,实际上是更有利于我国自日本进口增加。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音像设备及零件、机械制品和纺织服装产品,上述商品占中国对日本出口货物总量的51.2%。
由于中国对日本出口规模最大的两类商品(即机电音像设备及零件、机械制品)在日本进口关税极低,因此在RCEP协议框架下,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并不大。
而我国对日出口的第三大类商品——纺织服装类,原先多数面临日本征收8%至11%左右的进口关税,而日方在RCEP下承诺逐步下调,直至15年后将纺织服装类进口关税下降至零。因此,纺织品可能是收益最大的行业领域。
据商务部发布的《2019年日本货物贸易及中日双边贸易概况》,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优势,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60%左右。
2019年,中国自日本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音像设备及零件、机械制品,以及汽车等产品,这三类产品占中国对日本出口货物总量的57%。
我国在RCEP框架下,承诺将机电音像设备及零件、机械制品的关税税率逐步下调,至二十年后基本降至零。但我国从日本进口的多数汽车不在协议范围内,RCEP 中我国仅承诺对产自日本的排量 2500cc 以上的豪华轿车,自协议实施第一年起关税降至15%,并承诺未来二十年内不超过15%。
进口的日本商品一直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来看,随着RCEP协定的签署,中日贸易关系将进一步深化。对于消费者而言,未来的进口“日货”也将有更多优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