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 “幸福草”在斐济结出“共赢果”(2)
河岸侵蚀是当地沿河地区的一大顽疾,它不但导致水土流失,还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政府每年投入巨额资金治理河道,但收效甚微。”库马说。
在一次技术培训会上,库马了解到巨菌草根系发达,具有固土护坡的显著优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在农场河岸边种植了这一菌草品种。“它们像一张张密网,将肥沃的土壤牢牢锁住。”如今,郁郁葱葱的巨菌草成排扎根在河岸上,有效阻止了河岸滑坡。
“巨菌草还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库马指着岸边满树的成熟芒果对记者说,“巨菌草改善过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水果。累累果实,既可满足自家需求,还可销往多个市场。菌草和果树的结合,为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我建议政府大力推广这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据统计,种植巨菌草的土地,土壤流失率比玉米地减少了97.05%至98.9%,水量流失率也下降约80.0%至90.9%。苏日柏表示:“巨菌草在促进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潜力巨大。它的根系发达,既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屏障’,也是治理土地盐碱化的‘良方’。”
说起巨菌草在治理土地盐碱化上的作用,当地一家国际酒店集团的管理人员佩尼滔滔不绝。“我们这里紧靠海边,土地盐碱化严重,甚至能从刚割下的草茎中尝到咸味。”佩尼管理着10多匹马,几年前他曾多次尝试在酒店附近种植牧草,以满足马匹饲料需求,但因土壤含盐量高达1.9%,无法成活。在中国专家的帮助下,佩尼选育了耐盐性强的巨菌草品种。4个月后,巨菌草长得比人还高,土壤盐分含量则大幅下降,降到了0.3%左右。
“自从马儿吃了菌草,变得膘肥体壮,充满活力。而我经营的骑马体验项目也越来越受欢迎。”佩尼送别记者时,手里捧着一大串香蕉,笑得合不拢嘴。“这片以前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现在变成了绿油油的田地,可以种各种蔬菜水果了。我用菌草做肥料,种出来的香蕉更大更甜!”
“许多斐济人亲切地称菌草为‘幸福草’,因为它帮助许多农户脱贫致富,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斐中菌草合作是一个千家万户可参与的民生工程,不仅为斐济培养了农业人才,更为太平洋岛国的生态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阿特勒尼·乌伊纳卡洛向记者表示。
“与发展中国家携手发展振兴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幸福草”不仅走进了斐济千家万户,还帮助培养一大批本土人才,他们成长为菌草事业的中坚力量,为当地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活力。
如今的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已具备生产科研、加工推广、培训示范、科技教育等功能,可以完成菌草育种、种植、加工、生产、储存、包装、灭菌等各环节工作。
在示范中心,一条年产300吨的菌草菇生产线引起记者的注意:自动搅拌机、装袋机、锅炉和真空高压灭菌锅、无菌接种线、环境自动控制的培养和出菇系统……各类菌草技术设备应有尽有。走进车间里,机器轰鸣,几名斐济本地工人正把一丛丛菌草送入机器里粉碎,随后,搅拌、装袋……
中斐菌草合作生动诠释了中国“授人以渔”的宽广胸怀。截至目前,示范中心已在斐济成功举办了50多期培训班,培养了2700多名本土菌草技术人才。项目组的中国专家还经常深入偏远地区进行示范种植和技术指导。一大批学员通过实践,掌握了菌草拌料、覆土栽培平菇、菌草菇烹饪等一系列技能。“我们还为斐济当地1000多名中小学生开设了生动的‘菌草课堂’,激发他们对菌草创新成果的兴趣。同时,我们选派了77名斐济人员赴华进一步学习深造。我们还举办了首期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培训班,为11个太平洋岛国培养了34名技术骨干人才。”林兴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