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潜到7000多米深海的 蛟龙号是怎么工作的?(2)

光山新闻网 李晓华 2019-05-20 10:11:03
浏览

  刘烨瑶:深海勇士国产化率达到95%,其船载水声通信系统也是一个创举。为避免噪声影响,蛟龙号的水声通信系统是通过几百米的电缆把其拖在后面,就像母船的一条长行尾巴。而深海勇士则开发了一套新的船载水声通信系统放在了母船“肚子”下面,能快捷、高效地进行水声通信。

  重庆晨报:深海生物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吗?

  刘烨瑶:在3000米海底看到的海参就和大家吃的不一样。那里的海参很大很粗,直径约有10厘米,长约20-30厘米,还有粉色的、紫色的。那里的海绵也像花一样,但它却是动物。

  蛟龙号最大下潜7020米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

  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潜。

  2015年1月14日,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执行印度洋科考首航段的最后一次下潜,这也是其在这个航段的第9次下潜。3月17日,搭乘“向阳红09”船停靠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正式安家青岛。

  2016年5月22日,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沟的最后一次科学应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579米。

  2017年3月4日和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分别在西北印度洋卧蚕1号热液区和大糦热液区进行了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的第3次下潜和第4次下潜。这两次下潜都在调查区域发现了热液喷口并获取了硫化物样品。5月23日,“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潜航员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海底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2018年5月8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计划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执行环球航次。

  截至2018年11月,蛟龙号已成功下潜158次。

  人物档案

  刘烨瑶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06年至今一直从事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相关工作,包括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研制和海试项目。参与蛟龙号声学系统研制和海试。担任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主任设计师,主要承担多种声学设备的国产化研制和船载水声通信系统研制的整体设计。作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海上试验”课题负责人参与海试,承担多次下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