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信仰,所以“看见”——失明老兵义务讲解方志敏精神半个世纪的故事(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24 18:15:04
浏览

“方志敏被捕遭到搜查时,敌人十分惊讶。”在纪念馆的展厅里,程樟柱向龙头山中心小学的学生们作讲解。“像他这样重要的领导干部,身上除了一块旧表和一支自来水笔外,竟然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这个“清贫”的故事,程樟柱经常向听众讲解。

1968年,程樟柱刚来时,纪念馆只是一座简陋的砖房。

程樟柱一点一点整修,“全身都是动力”。一次,他在院里拔草,右手被毒蛇咬了一口,肿胀难忍,幸亏救治及时,捡回一条命。一次,为了买木材修缮纪念馆,他凭着右眼仅有的一点视力,东奔西走,险些跌落十几米高的岩壁……

无数个夜晚,呼呼风声夹杂着老鼠的磨牙声袭来,程樟柱唱起了军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嘹亮的军歌带给我力量,驱散内心的孤寂。”他说。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程樟柱的努力下,经过几番修缮,纪念馆初具规模,2001年,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因为信仰,所以“看见”——失明老兵义务讲解方志敏精神半个世纪的故事

程樟柱在江西省德兴市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内擦拭介绍烈士事迹的展板(3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如今,院内绿树成林。“樟树、桂花树、罗汉松……院子里的树大多是程老亲手栽种,门口的大樟树比我年纪还大。”44岁的沈金花2018年来到纪念馆工作,她说想认真学习讲解,把程老的工作传承下去。

今年以来,程樟柱发现他的房间经常多了一些馒头、包子和桃酥饼。费了一番周折,他才搞清楚,原来是几个经常来听他解说方志敏故事的小学生悄悄放下的。

“我们一般周末过来,程爷爷很善良很慈祥,知道很多革命故事,讲得很生动。”13岁的黄慧霞刚从龙头山中心小学毕业。

“我很感动,小小年纪就让我感受到温暖,我一辈子的坚守是值得的。”程樟柱老泪纵横。

因为信仰,所以“看见”——失明老兵义务讲解方志敏精神半个世纪的故事

程樟柱在江西省德兴市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大门等待前来参观的游客(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看见”信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世纪80年代初,程樟柱彻底失明,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听广播。

“总共听坏了13台收音机,新近又买了一台。”程樟柱摸了摸柜子里的一排收音机,拿出靠近外侧的一台,几秒钟就调出了一个声音清晰的频道。

因为信仰,所以“看见”——失明老兵义务讲解方志敏精神半个世纪的故事

程樟柱在江西省德兴市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内听收音机(3月27日摄)。这是他失明以来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通过收音机,程樟柱了解国内外大事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他还把“中国梦”“新时代”这些新概念新内容融入讲解词,辅之以具体事例。“与时俱进”“生动鲜活”“深入人心”……听众们自有评论。

“作为一名党员,每次听程老讲解,我总忍不住要抱紧双臂,借着这个动作抚平心中的战栗,仿佛他身上有种火热又纯粹的东西在灼烧着我。”德兴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管委会主任余伟说。

因为信仰,所以“看见”——失明老兵义务讲解方志敏精神半个世纪的故事

程樟柱在江西省德兴市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旁的平房里吃饭(3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最近,程樟柱和儿子程坚说,今年是方志敏诞辰120周年,想去南昌的方志敏烈士陵园瞻仰。

7月的一天上午,程樟柱手捧一簇菊花,来到方志敏烈士陵园,在儿子的搀扶下,慢慢拾级而上。

登上100余级台阶,程樟柱用手轻轻抚摸墓碑,不禁低声啜泣。

“方志敏烈士,今年是您诞辰120周年,我特此给您献花,给您鞠躬!”

“我一个残疾人,入党不能为党分忧,不能为民谋利。我感到内疚惭愧。”

“今天站在您墓面前,您给我勇气,我向党提出申请,请党接收我成为共产党员,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烈日当空,程樟柱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久久地伫立在墓前。(记者 胡振华 胡晨欢 郭杰文)


(责编:张佳妍(实习生)、刘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