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强省构筑文明高地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31 01:45:33
浏览

建设文化强省构筑文明高地

 
 

崇文重教,诗文天下,江苏素有传统。

流连南京街头,仍能看到若干条状元巷的遗迹;徘徊苏州园林,仍可见“于书无所不读 凡物皆有可观”的楹联。

富庶的鱼米之乡滋养了这方土地的文化,或风雅,或慷慨,繁华而锦绣,绵延至今。

扬州的24小时城市书房,让阅读成为市民内心的一束光;常州的道德讲堂,身边人讲身边事,凡人善举立德立人,文明之风渐成;南通的“莫文隋”,做好事不留名,一个人点亮一座城;徐州的马庄村,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让物质文明建设有了定盘星,双频共振。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文化源远流长的江苏正继往开来,阔步前行。

凡人善举“莫问谁”

本报记者 申 琳

8月,江苏省南通市区又是一个高温天。崇川区虹桥社区邻里中心内,小朋友在妈妈帮助下为老人洗头,两位五六十岁的阿姨则忙着给老人理发……

67岁的魏秀芳是邻里中心的志愿者,她说,每周二、四上午,是志愿者为社区独居老人爱心理发的日子。魏秀芳和其他5位志愿者的爱心理发服务已持续了3年。魏秀芳说,自己从2008年报名参加对独居老人的“一对一帮扶”,为了做好服务她自学了理发,然后又带出了5位志愿者“徒弟”。

“南通的大人小孩,做好事、献爱心的意识强着呢。”魏秀芳笑呵呵地说,“20多年前,我们全市开始学习‘莫文隋’,一直到现在。“莫文隋”,其实不是一个真实的姓名,而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一面精神旗帜。

1995年,原南通工学院女生石洪英的寡母去世,一下子失去了生活依靠。不久,石洪英意外收到一张100元的汇款单,附言是“生活补助费”,地址为本市“工农路555号”,汇款人姓名写着“莫文隋”……从此,石洪英每月都会收到“莫文隋”汇来的100元生活费,直到毕业。

石洪英多番寻找,始终没有“莫文隋”的任何消息。这时人们才明白,555就是“无无无”,“莫文隋”就是“莫问谁”,这是一个做好事不愿留名的人。

“你要问我是谁,请莫问我是谁,风雨中我是一把伞,干渴时我是一杯水……”在寻找“莫文隋”的活动中,人们创作了歌曲《莫问我是谁》,这首歌从此在南通市的大街小巷里传唱。南通的街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莫文隋”:房产局收到两封给职工“吴铭”(无名)的感谢信,感谢他寄钱给本地和湖南患病少年;一位化名“任友琴”(人有情)的市民,先后两次给孤寡老人和港闸区关工委捐出善款……

无数凡人善举,让这座城市处处充满温暖。从“莫文隋”开始,南通以大批涌现的凡人善举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2009年顺利入选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如今,在南通,每年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也被定为学莫文隋日;南通的志愿者人数,已发展到120多万人。

两个文明”齐步走

本报记者 姚雪青

徐州马庄村有三宝:乐团、香包、婆媳好。

上世纪80年代初,依靠煤矿产业,马庄村农民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但精神空虚、思想混乱等问题随之而来,村党组织认识到,要用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把村民聚拢起来。

1988年,村集体拿出3万多元购买了黑管等西洋乐器,成立苏北第一个农民铜管乐团。30多年来,农民乐团坚持演农村事、说农家话、道农民情,不仅是文艺表演团,还是政策理论“解读员”、时事政治“宣讲员”、法律法规“宣传员”。在乐团带动下,村里又组建了百人锣鼓队、马庄民俗表演团,形成三支“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

村里还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办了33届的元宵灯会、坚持了26年的周末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