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海洋蓝色乐章
图①: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港航人摄
图②:航拍青岛海边城市及岛屿。
崔瀚予摄
图③:日照龙舟比赛。
资料图片
图④:帆船运动员在日照海域比赛。
资料图片
青岛 向海而兴 驶向深蓝
本报记者 徐锦庚 潘俊强
拥有百年历史的青岛海丽雅集团,以生产扎头绳起家,曾一度濒临破产边缘,如今却成为绳缆界的翘楚,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一显身手——它生产的特种绳缆硬度是同直径钢缆的2至5倍,适用于水下近万米,助力蛟龙号探寻深海奥秘。“幸亏把目光转向海洋,开发海洋特种绳缆,让企业起死回生。”集团负责人感慨。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更是发展优势。位于黄海之滨的青岛,现代海洋产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走进新时代,青岛奏响向海洋进军新乐章,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耕海工装备,助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不少成果展示引人瞩目:全球最大新型矿砂船——40万吨级的“天津号”在这里交付;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大桥海鸥”起重船从这里驶出;我国首个自主设计建造的液化天然气核心装备——俄罗斯亚马尔项目的核心工艺模块从这里运往北极……一大批海工“大国重器”从这里驶向深海远海。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海西湾,已成为青岛主攻海洋工程装备国产化的主战场之一。目前,青岛正重点突破深海空间站、极地冰区平台、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装备等海洋工程平台的研发建造,发展深海智能输气输油管道、超大型海上油田设施一体化拆解等海洋油气装备。
在海西湾海工装备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海上生产储卸油气船P70上加快作业。
去年与P70等身大小的P67已经交付给巴西,到相关海域服役。这个庞然大物,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有“海上油气工厂”之称;使用钢材约4.5万吨,相当于3万辆小汽车的重量;使用电缆约150万米,铺设长度相当于北京到天津距离的10倍。而之前的国外承建商因自身原因无法继续承建。“我们接过来时,过半图纸已丢失,大多设备部件腐蚀严重。”海油工程建造事业部党委副书记张艳芳说,“以建造P67为例,我们组建近千人的项目团队,开展了120多项技术和工艺创新。材料采购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国产化程度高达3/4。”
据统计,2018年,青岛海洋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79.8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17.4%。目前,青岛拥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生产平台、大型海上生产平台、液化天然气核心工艺模块等世界领先的建造技术能力,海工装备制造跻身世界前沿。
发挥人才优势,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走向深蓝,科技创新是引擎。青岛市海洋科研力量强大。“一方面涉海高层次人才队伍强,另一方面青岛有一大批涉海高端创新平台。”青岛市科技局副局长宋长虹说起来很是自豪。
据青岛市科技局统计,目前,在青岛的涉海院士18人,占全国的27.7%;涉海科研人员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约2500人,约占全国14.7%;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34家,占全国的33%。然而,海洋科研需要物理、生物、地质等众多学科门类深度协作,如何有效形成合力?
眼下,青岛正以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谷为依托,整合涉海高校、科研机构和科考平台等创新资源,强化海洋科技重大平台支撑,建设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海洋高端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