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3)
今年夏天,海雀村的会议室里,一场“产业发展谋划大会”开得正热烈,村干部和4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坐下来一起商量,近期要发展什么产业。经过举手表决,大多数村民同意发展肉牛养殖。
“养牛我们有基础,能干得成,但大家一定得注意环境卫生,自家的圈舍要打扫干净,勤快一点才能把牛养好。”驻村干部陈飞鸿对着话筒大声讲,告诉群众为了守护村容村貌,传统牧牛不行了,圈养行得通。
正是在过去的30年间,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带着村民坚韧不拔地在荒山植树造林,生态改变、农民觉醒、各界帮扶,村里渐渐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因地制宜种植苹果、中药材,发展养殖业、服装厂。
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海雀村民在经历了杈杈房、茅草房、砖瓦房后,如今住进了“小青瓦、雕花窗、转角楼、白灰墙、穿枓枋”的黔西北秀美民居。
“现在日子那真是太好过了,以前出门要穿水鞋,到处都是泥汤汤,现在穿着拖鞋转一圈回来,也不会沾一点泥巴。”提起变化,56岁的苗族村民王光德深有感触,从前是经常饿肚子,可现在家里的腊肉多得吃不完,村里有七八十辆汽车,大学生都出了9个。
绿色,无疑是多彩贵州的永恒底色。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更多石山披上了“绿装”。
作为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在贵州,众多像海雀村一样的石漠化村庄,通过持续生态治理改变了模样。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贵州石漠化土地面积247.01万公顷,五年间减少石漠化土地面积55.37万公顷,减少了18.31%。
底色也是底气,是描绘美好蓝图、兑现庄严承诺的坚实基础。
2018年10月到2019年5月,贵州在200天里造林1000万亩。到2020年底,贵州将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60%,达全国平均线的2.6倍。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的绿色“颜值”连年攀高,空气质量持续优化,中心城市和县级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平均比例分别为97.2%和97.7%,绿色已成为多彩贵州最靓丽的底色。
守好青山绿水,生态产业如雨后春笋。2018年初,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短短一年,贵州牢牢把握好农业产业革命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形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践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2018年共调减低效玉米种植785万亩,替代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经济作物667万亩,带动全省160.8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348.4元,推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9%,增幅居全国之首。
今天的贵州农村,流行的是精品水果种植、农村电商、乡村综合治理、乡村旅游课程,一批根植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型职业农民,正通过培训成为产业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易地搬迁、现代交通、绿色发展串起一个个新村、新寨、新城,曾经贫穷、落后、闭塞的乡村焕发出新光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贵州大地蓬勃展开。(记者 王丽、齐健)
(责编:宫宜希(实习生)、刘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