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们打造了一个最有希望的“工程”(2)
希望工程变得全国知名,但我们也清楚,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可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针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管理隐患,我强调要通过自律、他律和法律这“三律”来管控。
1994年1月21日,香港《壹周刊》刊文诽谤希望工程“巨额善款失踪”,导致来自香港和海外的捐款急剧下降,损害了中国青基会的公信力。为此,中国青基会在香港状告《壹周刊》无端诽谤希望工程,并于2000年3月获判胜诉,渡过了一场信任危机。
希望工程10年发展效益如何?截至1999年底,共接受海内外捐款合计人民币18.42亿元,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230多万名,建设希望小学近8000所。
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评估显示:一方面,希望工程已经成为保障贫困地区儿童得以继续学业、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力的民间公益事业。
1997年,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的带领下视察了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四省(区)希望工程。视察报告认为,希望工程是“放心工程”。
1998年初,中国青基会决定,希望工程由救助失学儿童转向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希望小学由硬件建设为主转向以教师培训、现代化教学设施配置等软件建设为主。从此,希望工程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回顾这段历程,我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献给希望工程,是大瑶山孩子的呼唤,也是命运的呼唤;是生活信念的理性选择,也是一种合乎逻辑的人生必然。诚如黑格尔所言:“一切真实的思想都是必然的思想。”(口述 徐永光 整理 记者顾磊)
(责编:张佳妍(实习生)、刘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