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诗意”的护鸟志愿者,追寻“神话之鸟”(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16 13:14:37
浏览

  时隔两年,爱鸟人士赵锷用相机在韭山列岛捕捉到了“老朋友”的身影——脚上戴着编号为ZA1彩环的中华凤头燕鸥。镜头中,这只中华凤头燕鸥正衔着从海中捕获的银色小鱼,飞回嗷嗷待哺的雏鸟身边。
  “我们见证了种群的延续和传承。”赵锷激动不已。两年前的7月24日,赵锷第一次见到这只中华凤头燕鸥,它还是一只出生一个月、羽色黑白斑驳的幼鸟。当时,中美海鸟研究学者及志愿者们一起为这只幼鸟戴上了具有唯一编码的脚环。巧合的是,赵锷再次见到ZA1的这一天,也是7月24日。
  “在我心里,和中华凤头燕鸥有一个约定。它们每年在固定的时间来,我在固定的地方等它们。今年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又回来看我,很高兴它平安成长,又有了自己的后代。”赵锷说。
  研究人员说,中华凤头燕鸥被誉为“神话之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们通常来去无踪。它们夏天在中国东部沿海无人海岛繁殖,秋季会远赴南太平洋地区越冬,可此外的时间飞到哪里去了,人们仍然知之甚少。
  今年的7月24日至26日,浙江自然博物馆、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34名中美海鸟研究学者及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志愿者,在中国东海韭山列岛对凤头燕鸥雏鸟进行环志。
  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鸟类学者克尔斯滕·比克斯勒已是第5年参与并指导环志工作,她与中国团队一起仔细勘探了地形,详细设计了环志的各个环节。
  “环志工作旨在了解混群繁殖的凤头燕鸥种群的迁徙状况,为种群特别是其中的中华凤头燕鸥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克尔斯滕·比克斯勒说。今年共有318只凤头燕鸥雏鸟进行了环志,其中有1只中华凤头燕鸥雏鸟。
  范忠勇说,经过十多年努力,中华凤头燕鸥的数量从最初不到50只增长到超过100只,大家都很振奋。但“神话之鸟”仍是一个非常珍稀、脆弱的物种,十多年的努力,还不足以帮助它们摆脱灭绝的威胁。
  鸟类专家说,海鸟是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而中华凤头燕鸥又是其中的旗舰物种。长期以来,中国海鸟的生存状态和面临的威胁一直无人知晓,通过对中华凤头燕鸥十多年的调查、监测和研究,他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中国海鸟所面临的威胁。
  而很多自发参与到护鸟工作中的志愿者,则是怀抱一个简单而美好的心愿:“中华凤头燕鸥这么漂亮的海鸟,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儿孙辈也有机会亲眼看到。”
  一年一度的承诺,人与鸟就是这样结下缘分。秋天来临的时候,守护者们目送中华凤头燕鸥南飞,期待着它们来年的回归。(记者 朱涵、殷晓圣、郑梦雨)


(责编:宫宜希(实习生)、王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