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做好“三农”工作决胜全面小康(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2-06 07:14:56
浏览

  稳住农民工就业。稳住农民工就业对稳定农民增收至关重要。重点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城镇就业岗位,加大农民工稳岗支持力度。要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整治力度,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排查整顿,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农村创新创业是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的重要渠道,要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

  稳定农民转移性收入。要保持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确保农民转移性收入不减少。

  记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有哪些政策举措稳定粮食生产?

  韩长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是充裕的。但我们粮食安全形势并非高枕无忧,粮食生产能力基础并不稳固。多少年的经验表明,经济形势越复杂,越要稳住农业、稳住粮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释放了鲜明的政策信号。压实各级责任。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保持基本稳定。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基本收益,让农民种粮不吃亏。调动地方抓粮积极性。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用地指标,支持产粮大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让地方抓粮不吃亏。加强技术服务。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推广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服务模式,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记者:在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上提出了什么政策举措?

  韩长赋:猪粮安天下。针对2019年以来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出现的波动,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价保供政策举措,推动生猪产能开始逐步恢复,但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必须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一是压实地方责任。落实“省负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障猪肉供给。二是落实支持政策。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抓紧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纠正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和搞“无猪市”“无猪县”问题。三是抓好疫病防控。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发进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防疫人员和经费保障,在生猪大县实施乡镇动物防疫特聘计划,确保疫情不反弹。四是推进转型升级。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散养户的防疫服务,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加强市场调控。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打击扰乱市场行为,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记者:在强化补短板“人地钱”要素保障方面有哪些政策亮点?

  韩长赋: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的短板,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化“人地钱”要素保障方面出台了含金量高的政策。

  在人才保障方面,提出抓紧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城市中小学教师、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

  在用地保障方面,提出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各类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明确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明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产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