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人家过上现代生活(总书记来过我们家)
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党中央十分关心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就是要让大家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解决好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大家住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
——习近平
72岁的朱茂锦是地道的老北京,住在前门街道草厂四条胡同,有个和和美美的大家庭:他和老伴儿,女儿女婿一家,三代同堂;外甥、侄外孙跟他同住一座小四合院里。
冬日周末的晌午,一家子又聚齐了。见记者来,老两口拿出收藏的照片,打开了话匣子——这几张最珍贵: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来到朱茂锦家,同他们一家人包饺子、炸饹馇、聊家常。这是参加草厂社区文化活动,那是在胡同里的“小院议事厅”……
堂屋里,正待开饭,一大家子人,共话胡同里的新生活。
舒适生活入院来
“电线入地,雨污分流,基础配套,胡同最窄处不到1米,建设施工全是人拉肩扛一点点干出来的呀!”
说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家时的情形,朱茂锦记忆犹新,笑意盈盈,“这是总书记在我家包饺子的照片,总书记包饺子可熟练了。他笑着跟咱唠家常,问生活条件还有啥要提升的,我说已经很好了。我这侄外孙就是证明,小时候来胡同直叫苦,现在上班了还住在这儿,不走了!”
侄外孙罗飞接过话茬:“可不嘛,从前胡同里尽是泥土路,雨天没法走,两旁还私搭乱建。最受不了的是上公厕,冬天太冷了,夏天味儿重。”
“快要吃饭了,说这干啥!”朱茂锦笑着打断,起身招呼记者,“来,看看咱现在的小院儿。”
外甥严宏涛住的北厢房,青砖黛瓦,外貌古朴。走进去,电器空调,设施现代,隔壁就是独立卫浴。屋里暖烘烘的,严宏涛一指墙边的电暖气,“储能式的,晚上用峰谷电,边蓄能边散热,白天断开电源还能继续供热。”
厨房里,一小锅炸酱“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却不见明火。“草厂胡同里,家家用上了全电厨房,听社区干部讲,这在全北京居民区里是头一份儿。”朱茂锦的老伴儿何立华笑着解释,从早年“煤改气”,到大前年的“气改电”,污染没了,也更安全。
细数变化,何立华搂不住话匣子,“生活也更便利了,瞧这黄瓜、萝卜、松仁小肚,都是从胡同附近的超市买来的。胡同周边打造一刻钟生活圈,‘主食食堂’‘便民理发’,出小院两三百米就是。政府为社区配套了物业管家,把胡同打理得亮亮堂堂。”
老伴儿说变化,朱茂锦道原因。胡同里的舒适生活,受益于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电线入地,雨污分流,基础配套,胡同最窄处不到1米,建设施工全是人拉肩扛一点点干出来的呀!”
“咱胡同人家过上了现代生活,说一千道一万,真得感谢总书记,感恩共产党!”朱茂锦眼里闪光。
守护文脉日子新
“瞧这场面,做糖葫芦、驴打滚的,包饺子的,热闹吧?那天有一拨游客来胡同参观,也学着做糖葫芦,还直竖大拇指,为咱社区传统文化活动点赞。”
“开饭喽!”朱茂锦的女儿朱欣然边吃边唠小时候,上房顶,逮麻雀,斗蟋蟀,淘气事儿不少。
“咱家闺女玩的,可比你那会儿有文化。”丈夫房毅打趣道,“投篮、套圈比赛,卡拉OK,社区文体活动越来越多,闺女嚷嚷着来,在胡同撒了欢儿地跑。”
接过女婿的话头,何立华有图为证,“这张是胡同街坊制作北京传统小吃的照片。瞧这场面,做糖葫芦、驴打滚的,包饺子的,热闹吧?那天有一拨游客来胡同参观,也学着做糖葫芦,还直竖大拇指,为咱社区传统文化活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