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艰险,深入一线(一线抗疫群英谱)(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07 10:00:43
浏览

  围绕武汉市等疫情严重地区的“防”“供”“治”“安”“暖”等方面工作,中央和湖北主要媒体统一开设“一线抗疫群英谱”“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应收尽收刻不容缓”四大栏目,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的关心重视,宣传一线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基层干部的感人事迹,展现全国各地支援湖北和武汉的情况,展现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

  人民日报社记者李昌禹在采访过程中,与武汉市江岸区新村街道为群社区副主任刘娟成了好朋友。在武汉的这段时间,李昌禹每天跑医院、进社区,采写的一线人物报道《我的兄弟在战斗,我要回去!——一位武汉医生的千里逆行》《第一道防线,守住!》等报道,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冲锋在前的工作状态。

  “我能做的便是用镜头去感知这座城市的脉搏,用文字去书写这些人的冷暖。”中国青年报记者鲁冲前后五次去到武昌方舱医院,从2月4日凌晨开始建设,到收治首批病患,再到康复患者出院……鲁冲见证了生命的“方舟”点燃希望的灯火。

  不久前,一张李兰娟院士脸上深深压痕的照片刷屏网络。这张照片,正出自中新社记者安源之手。李兰娟院士从医院重症病房出来后脱下防护服时,疲惫的她下意识地露出了微笑,面部的压痕清晰可见。安源敏锐地意识到,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节点,李院士作为高级别的专家之一,她的笑容意味着信心和胜利,于是连忙举起相机,抓拍了这个动人的珍贵瞬间。

  临危受命组建的“强强组合”,成为长江日报此次战“疫”报道中的黄金搭档。43岁的史强和50岁的金振强第一个合作作品,是见证武汉120急救车转运患者。从1月29日接到任务开始,两人24小时跟随120急救车,多次见证入户转运重症患者。他们跟随一线急救人员一起,进入重症患者家中,近距离记录、拍摄急救人员工作环境和履职状态,及救治患者的情况,真实反映120急救人员的内心世界和职业坚守。

  自1月29日起,光明日报先后派出4批共15名记者,奔赴武汉一线进行采访报道。他们发稿始终共用一个团队的名字: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报道组打造报告文学特色品牌,《那些匆匆而过的人本来如此平常》《那些凝聚起来的力量》《全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决战ICU》等报道,把抗击疫情中的中国故事讲得生动感人,增强正面宣传的可读性、吸引力。

  从影像日记“这七天,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到短视频“钟南山示范如何摘口罩”;从发布武汉观察Vlog,到上线疫情地图;从发起为最美逆行者亮灯加油的公益活动,到设立信息辟谣专栏,各家新闻单位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传播作用,不断提升网上传播能力,将疫情防控最新消息、一线感人故事、疫情防控小贴士等,制作成图文、短视频、H5、抖音、快手等,被广泛传播。

  抗击疫情的战斗仍在继续。

  当前,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一线新闻工作者正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及时报道权威信息,把镜头对准一线、把笔端触及基层,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新华社武汉3月6日电  新华社记者胡浩、赵文君、郑璐)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7日 04 版)


(责编:邓志慧、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