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医疗救治水平今非昔比
“出院,清零!”当西藏唯一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走出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时,感染科主任索朗卓玛眼睛湿润了。行医近30年,索朗卓玛深知,若非西藏医疗技术和水平快速发展,这名患者的救治之路,绝不会这般顺利。
索朗卓玛的母亲年轻时是一名农奴,在给地主干活的时候弄伤了一只眼睛,最终因此失明。本来眼睛伤得并不重,但地主却从未想过给索朗卓玛的母亲救治——谁会在意农奴的眼睛是否完好呢?
这道伤刻在母亲的眼睛上,也留在了渐渐懂事的索朗卓玛心里。小卓玛暗下决心:“我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好医生,把母亲的眼睛治好,也让更多人不再因疾病受苦。”
命运似乎看到了小卓玛的努力,1987年,她如愿考入位于四川成都的华西医科大学,终于实现了自己从小的理想。
刚开始读预科班的时候,和很多内地的同学比,索朗卓玛的基础比较薄弱。有时老师讲的内容别人一听就懂,她却要反复学很多遍才能搞明白。但她不服输,除了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各类医学知识,希望能够早日学有所成、报效家乡。
1992年毕业后,索朗卓玛扎进西藏昌都的山沟沟里,“那里医疗条件差,很需要像我这样从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去支持。”索朗卓玛在那里一待就是14年,2006年,她从昌都调到拉萨,进入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
这些年,索朗卓玛亲眼见证了西藏医疗条件的变化。她工作不久,接诊了一名转来的患者。这名患者得了阑尾炎,因乡村卫生院没有治疗条件,病情在漫长的转运途中恶化,最终没有救过来。而今天,面对新冠肺炎,西藏及时发现患者并收治,组织医疗团队,最终治愈,整套应对流程和治疗水平已经达到国家标准。西藏医疗救治水平今非昔比。
截至去年10月,西藏人均预期寿命从和平解放前的不到35.5岁提高到70.6岁,1548个医疗机构守护着各族群众的健康,基本控制并清除包虫病、大骨节病等高原性地方病。此外,通过一系列健康扶贫精准救治,西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基本清零。
“我们这一代医务工作者是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关怀下成长的,一定要加倍努力,守护雪域高原人民的健康。”索朗卓玛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29日 04 版)
(责编: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