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锁三道题领悟习近平的读书之道(3)
习近平经常引用《论语》、《史记》、《春秋》、《汉书》、《战国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可见其对中国文学涉猎广泛,除此之外,习近平也阅读大量外国文学经典。
“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剧本。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习近平在2015年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发表演讲时曾透露年轻时爱看的书。
2016年10月,《人民日报》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一文中也曾提到,习近平曾说:“我青年时代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我。我们年轻的时候,法国的很多书籍都翻译过来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很有影响,但对人世间的描写,还是要算巴尔扎克、莫泊桑的作品,像《人间喜剧》的影响就很大。”
第三题:太忙不是理由,如何会“善读书”?
习近平曾借用清代学者王国维提出的治学三境界,认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第三境”便是:“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由此可知,读书,既需苦学,还应“善读”。
知识点之一: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担任省委书记期间,从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32篇短论,其中一篇《求知善读,贵耳重目》提到:“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书呆子,不让有害信息填充我们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读书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抓不住实质,把握不住精髓。”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和消化。”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又一次强调读书离不开思考。
知识点之二: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
据报道,习近平在正定县曾对前来调研的时任山西原平县委书记的吕日周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
同样,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指出:“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知识点之三: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