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这件事在习近平心中有多重?(3)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图片来源:新华社 鞠鹏 摄)
党的十九大将“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写进报告,习近平常常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并且多次以文物为桥连接中外情谊。
2014年10月22日,“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习近平为展览题写序言指出,这次展览展出来自中国27家博物馆的450多件精美文物,从多个侧面展示中国汉代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传递中华民族不断进行文明创造的智慧结晶。从这份中国文化珍贵遗产中,法国和欧洲观众能够更为形象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
2018年4月27日,习近平在武汉会见来华进行非正式会晤的印度总理莫迪,并共同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两国领导人在曾侯乙编钟前亲切握手。“中印都是有着璀璨历史文化的国家,两国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习近平指出,中印两国应开展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交流,共同致力于东方文明复兴,共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大会开幕式前,习近平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一道步入展厅,共同参观文物展。9件中外文物珍品,选自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之约,讲述了文明交融互鉴的生动故事。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来到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走进洞窟仔细察看雕塑、壁画,详细询问石窟开凿历史、艺术风格、文物保护等情况。他从人类文明的高度强调了保护云冈石窟的重要性,“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
……
“文明交流互鉴,会有利于人类文化向前推进,相互交流的同时可以吸纳彼此的长处。” 刘魁立坦言,文化的发展需要多样性,这种交流方式会令整个人类文化的创造力、生命力都得以强化。
“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方能更好创新。”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事业前景广阔,文化自信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不断升腾,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奋斗豪情,我们才能在追梦路上有寄托、有归属,复兴伟业方可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