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分析:一文看懂进出口数据
作者 | 李奇霖
来 源| 奇霖宏观
正文
在全球化时代下,各国经济早已休戚与共,几乎没有国家能够孤立存在,这也让宏观分析的视野从封闭经济迈向开放经济领域。
进出口像是一面镜子,它深刻地映照出世界经济与国家经济之间的双向联系。也正是因为这种联系的复杂性,进出口数据往往也是宏观分析中的难点。
本篇报告将从海关进出口数据入手,带领读者一步步剖析进出口的细节,并在最后以一个案例的形式来说明具体该如何解读进出口数据。
进出口数据介绍
进出口数据的类别很多,海关按月发布的货物进出口数据,是目前市场最关心的进出口数据。本篇报告也主要围绕着海关数据展开介绍。
首先,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算进出口?
根据海关的统计原则,进出口的判定,大体上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货物跨境”,即货物必须进出关境。
我国关境是指除了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经济领土(顺带说一句,我国进出口统计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假如一些货物贸易虽然发生了,实际上并未出入我国关境,比如离岸的转手买卖,那么海关不会将它们统计在进出口中。
二是“改变境内物质资源储备存量”。
简单来说,有一些货物虽然入境了,但只是暂时停留,比如转运货物、暂时进出口货物等,最终还是得运往境外,并不会改变境内的物质资源总量,那么也不会被海关算入进出口中。
满足这两个条件,基本上就可以被海关统计为进口或是出口了。当然,这只是海关的统计原则,我国其他统计机构可能与此不同,并由此造成了不同进出口数据的统计差异,这一点在下文中会再提到。
再来看海关货物进出口数据的统计流程。
目前我国货物进出关境,都需要通过海关。一般来说,进出口货物在通过海关时,收发货人要向海关申报单据,即报关单。报关单上列明了货物的各种基础信息,比如货物数量、总价、产地、目的地等。
海关接受申报并审核过后,报关单上的数据会直接导入海关数据库,并成为海关进出口核算的基础资料。
然后,海关会清洗出符合统计条件的报关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直接核算进出口数据及其分项数据。
由于海关进出口数据并不需要推算环节,并且基础资料来源清晰,所以总体而言数据质量比较高。但也正是因为数据比较“原始”,所以单月波动也更大。
目前海关进出口数据的披露方式,主要是快讯和月报。
其中快讯为初步的汇总数据,月报则是修订后的正式数据,这两类数据都可以在海关总署的官网上获取。
根据《2020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公布时间表》,快讯的发布时间是每月的7号或是13、14号,月报的发布时间为每月的23号。
由于商业分析讲究的是及时性,因此在快讯数据出炉的时候,市场对进出口的分析往往就已经开始了。
进出口数据解读
(一)总量分析
刚拿到一份海关进出口数据时,我们首先会发现,它有两种计价方式,一种是美元,一种是人民币。
长期以来,美元是我国进出口数据主要的计价币种。因为目前在全球贸易中,美元是更通用的计价货币,对于中国来说也不例外,以美元计价、申报的货物报关记录,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占比在80%以上(2013年数据)。
不过2013年之后,为了与国内其他经济数据相衔接,用人民币计价的月度进出口数据也开始发布了。
目前,无论进出口商用哪国货币申报货物进出口,海关都要用申报时的适用汇率,逐单进行汇率折算,统计出人民币、美元两种计价方式下的货物金额,然后最后再分别汇总进出口数据。
容易造成困扰的是,人民币计价和美元计价的进出口增速,往往存在差异。有时这种差距相当大,甚至会干扰我们的基本判断。比如2018年5月,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为11.9%,而人民币计价下的出口增速竟然只有2.5%。
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汇率的剧烈波动。
当美元快速贬值、人民币升值的时候,美元计价的进出口数据,可以会对应更低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数据。
举个例子,假如从去年到今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1:7跌到了1:6,那么同样是100美元的货物出口额,去年和今年分别对应700元和600元人民币,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是0,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速则是-14%。
那么,该基于哪种计价方式来分析呢?
我们一般参考美元计价数据。因为它更贴近货物报关时的原始数据(目前多数进出口货物还是以美元申报为主),受汇率因素的影响更小,相对更客观。下文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我们也都是采用美元计价的进出口数据。
不过,美元计价和人民币计价数据,其实很容易换算。用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上个月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的同比,可以很好地拟合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
紧接着,无论是美元计价还是人民币计价,我们都将看到4类进出口数据:进出口金额(出口+进口)、进口金额、出口金额、贸易差额(出口-进口)。
进出口金额,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总量。一种典型的做法是用进出口金额除以GDP,来度量该国的的对外依赖度,并与其他经济体进行对比。
但在做短期分析时,我们一般不会把进出口合起来看,而是分成出口、进口两个层面来看,尤其是出口,它非常受市场关注。
观察出口和进口的当月同比增速,可以发现它们都有很明显的波动性,尤其是在一季度。
进出口同比在一季度的高波动,主要受春节错位因素影响,这一点和中国其他经济数据并无二致。
不过春节对出口的影响,稍微更复杂一些,它包括两部分效应,一部分是春节休假(以及节后缓慢复工)效应,另一部分是节前集中抢出口效应。
下图按照春节假期的先后顺序,对进出口在2001-2020年的1-3月单月增速规律进行了简单的归纳。
举例而言,假如春节假期主要落在2月上旬,那么出口企业将主要在1月中下旬抢出口,带动1月出口增速上行,2月则受休假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出现低点。
但假如春节假期发生在2月份的后半个月,那么2月一方面受上中旬的抢出口因素提振,一方面又被中下旬的休假因素拖累,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情况就比较复杂。从历史规律来看,这种时候一般2月出口增速将成为1季度高点,比如2015年、2018年。
而对于进口而言,春节假期的影响相对更直接。春节落在1月时,1月进口增速成为低点,落在2月时,则2月进口增速成为低点。不过当春节在2月上旬时,进口增速的走势也比较多变。
要剔除春节错位因素,要么直接采用海关公布的季调后同比进行观察,要么将1-2月,甚至是1-3月的进出口绝对值合并,再计算同比增速,以此代替单月增速。
事实上,2020年后海关也已经不再单独发布1月和2月进出口同比数据,而改为合并发布1-2月数据了。但是3月同比增速仍然可能受到春节效应的影响,这一点需注意。
当然,除了1季度以外,进出口同比增速在其他月份的波动,也明显要大于其他经济数据,这也正说明了进出口问题的复杂性。
接下来的关键任务,就是找出进口、出口在短期内发生总量变化的可能原因。
首先来看出口。在对出口的短期分析中,我们最关注外需的变化,它是影响出口的基本因素。如果海外经济繁荣,需求强劲,那么我国出口增速大概率也将走强,反之如果全球需求低迷,则我国出口增速可能降低。
OECD综合领先指标可以粗略地反映全球经济状况,我国出口同比和它的周期波动,有着很高的一致性。
外需变动值得更深一步的探究,但这部分内容太过庞杂,无法展开细讲。但总的来说,一是要密切跟踪全球主要国家的相关经济指标,比如欧美国家的PMI、就业、消费、投资、生产数据等。二是要了解当时的国际重要时事,比如了解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扩散程度,以及各国采取的防疫措施等。
汇率是另一个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人民币贬值会降低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相对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进而促进出口。相反地,升值则会抑制出口。
从现实数据来看,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出口增速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从大趋势来看,它们的确呈现出某种负相关关系。但在短期内,这种关联并不明显,也不稳定。
有几个因素削弱了这种联系:
一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大量存在,将进口和出口绑定在了一起。加工贸易企业同时进口中间品、出口产成品,人民币贬值,既提高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但也抬高了企业进口成本,因此企业不一定会选择增大出口量。
二是出口商的供给或海外进口商的需求缺乏弹性。比如出口商的增产能力被政策、融资环境制约,那么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带动作用就会打折扣。而海外进口商因为订单已签或是短期难以找到替代品,也不会因为人民币升贬值,就很快做出反应。
三是汇率和出口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出口增大带来的贸易顺差,可能会造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这和人民币贬值促进出口的现象,看上去正好是相反的。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很多原因可能导致汇率和出口之间的弱相关性,我们这里不一一列举。
在实务中,我们尽量采用简单的原则来判断: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在短期内不会快速显现,中期可以考虑人民币贬值/升值对出口的改善/抑制作用。(进口也是同理,且汇率与进口的相关性要更弱,下文不再赘述)
再来看进口。进口正好是出口的反面,如果一国进口增速走高,往往说明该国经济强势、内需旺盛,要通过进口更多的商品来满足本国需求。反之则说明内需走软。
数据上可以看到,我国进口增速的波动周期,和名义GDP增速基本上是一致的。
至于国内需求的变动,其实就是要对我国消费、投资等其他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了。
与此同时,进口增速受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也很大。
进口增速是名义同比,其中包含价格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海关发布的“对外贸易指数”,来分析进口变动的量价关系。
对外贸易指数包括3类:价值指数、价格指数、数量指数。
进口价值指数,其实就代表了进口金额增速。进口价值指数在2014年前是以美元为计价货币进行统计,所以和美元标价的进口金额增速保持一致,2014年后改用人民币,和人民币标价的进口金额增速保持一致。
进口价值指数又约等于进口数量指数+进口价格指数。因此,我们可以将进口金额的变动,拆分为量、价两部分。
可以看出,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动,对进口金额造成影响较大(图9)。而出口增速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要更小一些(图8)。
在中国的进口商品中,大宗资源品占比较高,比如原油、铁矿石等,都是我国主要进口商品。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动往往比较剧烈,而且影响广泛,容易带动其他进口商品价格波动,所以它们的价格变化,和进口价格指数的波动有着很高的相关性。
2015年,中国进口金额同比大幅下滑,最主要的拖累因素就是价格,而源头在于这一时期原油、铁矿石等进口商品的价格出现暴跌。
当然,除了国内国际需求、人民币升贬值、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等因素以外,导致我国进出口变动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进出口政策、国际关系(贸易摩擦)、产业结构、厂商意愿等等。
至于这些因素影响有多大,是在短期还是在中长期对进出口产生影响,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另外,关于进口增速和出口增速,有个数据特征不难发现,即这两者的中长期走势历来高度相关。这一点又该怎么理解?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伴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扩散,各国经济早已休戚与共,进口和出口之间往往也是相互影响。
如果将视野拓宽,可以发现不仅是中国如此,美国、日本、欧盟等国,进口和出口的同比走势也都很接近。并且,全球各国的进出口增速,几乎都绑定在相同的周期节奏上。
比如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下行,中国也难独善其身。外需低迷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并将逐步向投资、消费传导,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这种负面冲击,最终又会反映在疲软的内需和走弱的进口上。
最后再来看看贸易差额,它关系到我国的外部均衡问题,对人民币汇率也会带来较大影响。所以在它产生异动时,市场也会比较关注。
贸易差额等于出口-进口,基数较小,因此贸易差额的同比增速很容易出现巨幅波动。我们在分析时,一般更关注贸易差额的绝对值变动。
当贸易差额大于0时就是所谓的顺差,小于0则为逆差。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多年来一直处于货物贸易顺差之中。一方面,这与我国兴盛的加工贸易密不可分:加工贸易的形式,注定了出口货物的价值要高于进口货物(毕竟中国要赚取加工费),而这部分价值增值对贸易差额有着很高比例的贡献。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仍然较强,但内需的扩张速度,暂时还没能跟上产品的制造和对外供给能力,导致进口相对弱于出口。
短期来看,和进口、出口一样,贸易差额在1季度也会出现明显异动,2月或者3月往往是年内低点,甚至出现短暂的逆差,比如2017年2月和2018年3月,贸易差额分别为-109和-58亿美元。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春节因素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效果不同。这一点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及。
除去这种特殊因素,贸易顺差在短期内的扩大或缩小,取决于出口和进口力量的相对变化。我们这里主要讨论顺差扩大这种情况,其他情况可以同理类推。
如果出口和进口同时扩张,而出口扩张速度快于进口,那么顺差会扩大,这种情况说明内需还不够旺,但经济整体而言运行的还不错。
但有时,出口和进口同时萎缩,而由于进口萎缩速度更快(说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求低迷),那么此时贸易顺差也会扩大。这属于典型的“衰退式顺差”,我国在2015年、2019年都曾面临过这种情况。
就顺差持续扩大所造成的影响而言,市场一般比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贸易顺差(其实相当于“净出口”的概念)扩大,可以带动GDP增长。
第二,贸易顺差扩大可能会给人民币造成升值压力。
第三,长期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将促使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如果央行不加以干预,可能会诱发通胀升温。
(二)结构分析
在考察了进出口的总量分析之后,我们接下来拆分进出口的结构。
1、视角一:商品类别
商品类别,是观察进出口最重要的结构视角。
中国有哪些重要的进出口商品?它们近年来的表现如何?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进出口商品的分类方式。
目前,我国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货物,全都遵循HS编码分类。HS编码是一种国际通行的贸易商品编码制度,目前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都采用该编码方式。
HS通过国际统一的6位数编码,规范了商品分类。其中编码的1-2位对应的是“章”这一级的分类,3-4位对应的是“目”,5-6位对应的是“子目”。最后,不同国家会根据本国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情况,继续增设后几位数来确定具体商品,我国目前增设到了10位编码,其中前8位是最主要的商品编码。
这种编码方式其实很好理解。以“电饭锅”这一商品为例,它在我国海关对应的编码为“85166030”,该编码的具体含义如下图所示。
根据2020年海关最新的商品名录,目前我国一共有98章、8558个八位数商品编号。
我们当然不需要掌握这些具体的商品编码,但是懂了这种编码的逻辑,可以更充分地理解海关发布的进出口商品分类数据,以及不同分类之间的关联了,因为它们都是基于微观的HS商品编码统计出来的。
目前海关进出口统计月报中,涉及商品分类的数据,主要有3种:
第一种分类法,是按照HS编码分类下的“类、章”来统计。
比如都以编码“01”打头的商品,就都归为“第1章:活动物”来统计。同时也会被归为“第一类:活动物;动物产品”(“类”比“章”更高一级,第一类包括第1-5章)。
按照这种分类方法,2019年各类商品在进出口中的占比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机器设备类都是占比最高的,并且份额远超过其他商品。
另外,我国出口以工业品为主。服装、家具、玩具等轻工业品,以及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工业品都各自占有一定比例。
而进口中,除了工业品以外,矿产品等资源品的占比也很大,动植物产品等农产品也有一定份额。
第二种分类法,按照SITC编码分类下的“类、章”来统计。
SITC编码(联合国编制)可以理解为HS编码(世界海关组织编制)的初始版,它们可以互相进行编码转换。
SITC分类和HS分类的重合度较高,两者选其一进行分析即可。由于我国目前是以HS编码为主,所以我们一般也不太关注SITC分类,这里暂且跳过。
第三种分类法,按照所谓的“重要商品”来统计。这也是我们最关注的商品分类方式。
由于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构成有差异,所以海关针对进口、出口分别披露了不同的重要商品。比如进口重要商品中披露了大豆,但是出口重要商品中并没有。
另外,快讯数据和月报数据中,重要商品的分类也有所不同。
月报数据中的主要商品分类要更细致、更全面,但是快讯数据发布时间要更早。如果要对比这些商品的HS编码范围,可以参考海关官网发布的《海关统计快讯进/出口重点商品表》和《海关统计月报进/出口主要商品表》。
我们一般分析的是发布时间更早的快讯数据。注意,每年快讯数据所包含的重点商品,也会进行调整,比如2019年公布了29个重点商品的数据,2020年则调整成了28个。
这些重点商品,明显比HS“类、章”分类要更直观,不过它们大部分也都是重新合并项。比如“机床”这一项,实际上包括了HS编码前四位是8456-8465的10个目别。
除了这些重点商品外,每个月的快讯/月报还会披露另外3个更大的商品类别: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它们是范围更广的合并项。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和部分重点商品存在范围上的交叉,同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之间也存在范围重叠。
出口方面,占比较高的重点商品主要包括:
1)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通俗点说就是电脑)、手持无线电话机及零件(手机)、集成电路等科技型产品。
2)服装、纺织制品、鞋、家具、灯具、箱包等轻工业制品。
3)钢材、汽车零配件、塑料制品、成品油等重工业制品。
比较亮眼的是,电脑、手机、集成电路等科技产品的出口份额较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也达到了29%。但在这些产品中,中国很多时候只是参与了简单的加工组装环节,然后再对外出口,技术含量其实没那么高。
进口方面,占比较高的商品包括:
1)集成电路、医药品、汽车及汽车底盘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
2)原油、铁矿石、天然气、铜矿石等资源品。
3)大豆等农产品。
其中,光是集成电路+原油这两项就占了进口的26%左右。集成电路进口占比非常高,原因在于中国在芯片方面技术还不够成熟,明显依赖海外。另外,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原油进口比例也很高。
一般我们在做短期分析的时候,可以计算各重点商品对进口、出口增速的拉动点数,看看主要是哪些商品在带动,哪些商品在拖累,然后再归纳出背后的经济线索。但是因为进出口覆盖的商品实在太多,所以这些重点商品也只能解释一部分的进出口变化。
以2020年出口为例,可以用各商品出口金额的累计同比×上年同期占比,计算出各商品对出口的拉动点数。
从图17的结果可以看出,支撑2020年出口增速的商品,主要是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医疗仪器及器械、集成电路、塑料制品等。
而服装、鞋靴、钢材、汽车零配件等则是主要拖累项。
这很显然与疫情冲击有关。由于海外疫情持续扩散,因此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塑料制品、医疗仪器及器械等防疫物资的出口都表现很好,同时疫情催生的线上办公需求,也带动了电脑等设备的出口。
相反地,由于海外居民资产负债表受冲击,服装、鞋靴的出口有所下滑。同时随着海外工业制造和建筑活动放缓,我国钢材、汽车零配件等商品的出口也比较疲软。
进口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
2020年,支撑进口增速的主要是集成电路、肉类、铁矿石等。集成电路的进口表现这么好,与上文提到的电脑出口高增密不可分。而肉类进口,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内猪肉供给的相对短缺。铁矿石进口可能和疫情后国内工业生产活动快速回暖、以及2020年铁矿石价格大涨有关。
拖累进口增速的则主要是原油、飞机等。原油进口表现非常差,主要是因为2020年油价较之2019年明显走弱,进而压制了原油出口金额的名义同比。飞机进口的恶化,与我国航空业受疫情明显冲击有关。
2、视角二:贸易对象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重要视角——贸易对象,也就是所谓的出口国和进口国。
在海关统计实践中,进口国是按照原产地、出口国是按照最终目的地来统计的。
怎样才算原产地?假如A国的某进口商品,完全在B国生产制造,那么B国是该商品的原产地,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假如该商品的原料来自B国,加工在C国,组装在D国,包装在E国,最后被A国进口,那么哪国是原产地?哪国应该确定为进口国?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当下,这是很常见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只有最后完成货物“实质性改变”的国家,才是原产地。而根据我国海关的原则,“实质性改变”的基本确认标准有两种:一是税则归类改变(其实就是HS编码前4位变动),二是加工增值部分所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超过30%及以上。
比如,从C国到D国,货物税则归类改变了,但是到了E国没变,那么该进口商品的原产地就还是D国。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海关也有一些其他的判断原则,我们这里不详谈。
最终目的地,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A国直接出口到B国,不需要通过第三国转运,这时B国就是最终目的地。
另一种情况是A国货物先到C国中转,然后再运往B国(A国公司已明确)。此时哪怕是在C国发生了商业交易,比如先把货卖给了C国贸易公司,最终目的地仍然应该记为B国。如果A公司不明确目的地的话,那只能按照尽可能预知的最后运往国统计。
但在现实中,很难把所有出口商品都准确地对应到最终目的地。
当然,这些问题都是进出口商需要操心的,他们要对货物原产地、最终目的地做出判断,然后在报关单上填写相关信息(见图1),供海关统计参考。
但通过分析这些概念,可以说明另一个经常使研究者费解的问题:即:为什么我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不等于其他国家对我国的进口?
理论上,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对称关系,两个数据应该相等。但从现实来看并非如此,例如历史上我国统计的对美国出口,明显小于美国统计的对中国进口。
如何解释双边贸易统计数据的不吻合?
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原产地、最终目的地的确认相对较为复杂,导致各国对于进口国、出口国的认定,其实并不是对称的。
举个例子,一批中国货物从上海走,在到达越南后,由越南企业进行了简单包装,最后再销往美国。中国企业在出口报关的时候,可能并不确定货物最终目的地是美国,可能会报作对越南的出口。但美国按照原产地原则,会认定进口国是中国。
中国大陆、香港、美国之间的转口贸易活动是更典型的案例,中国出口货物经香港转运至美国,由此产生的统计差异(中方出口计为香港,美方进口计为中国大陆),可能是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小于美国对华进口的关键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
1)统计主体不同,多少会带来一些差异。不过中美针对货物进出口数据的统计原则,都是参考联合国标准来制定的,所以这个差异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小。
2)计价因素。中国对美出口用的是离岸价,美国对华进口用的是到岸价。到岸价更高(多了运输+保险费用),所以这也会导致中国统计的出口额低于美方统计的进口额。
3)汇率折算差异、货物过关时间差异等。
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再来简要观察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以及它们在近几年的变化。
从出口方面来看,中国最主要的五大出口国家(地区)分别是: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日本,2019年这5者占比合计高达65%。
对这5个国家(地区)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金额比重,多年来一直比较稳定,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变化:
第一,对美出口占比在2019年快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反之,对欧盟的出口份额则有所提升,这也使得欧盟在2019年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地区。
第二,2013年内地对港出口绝对值达到顶峰,随后逐渐萎缩,对香港出口占比也在持续下滑。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2014年后,中国整体出口形势恶化,拖累了香港转口贸易;二是内地设立了各种自贸区,对香港起了替代效应。
第三,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后,中国对东盟出口占比在逐年提升,目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对象。
我们再将出口增速按照几个主要国家/地区进行拆分。尽管对美、欧、日、香港、东盟的出口只能解释一部分,但是基本能够拟合出口增速的变动趋势(见图21)。
2018年,我国出口增速表现很好,对美、欧、东盟、香港的出口都起了比较强的支撑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在2018年4月开始,但对美出口却还未受到明显冲击,原因在于出口商为了避免后期关税加征的影响,提前备货以“抢出口”,反而支撑了这段时期的出口增速,直到11月抢出口效应才逐渐式微。
而在2019年,对不同国家的出口开始分化。其中,中美贸易摩擦效应显现,对美出口和对香港出口的拉动作用共同转负(对香港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转口贸易至美国)。而对欧盟、东盟出口的拉动作用为正,尤其是对东盟出口表现很好,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对美出口的下滑。
到了2020年,形势又比较复杂。首先在1季度,中国对这几个国家的出口表现都很差,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疫情影响下停产停工,没办法正常交货,出口面临着罕见的供给约束。
随后几个月中国疫情逐渐缓解,海外疫情却开始不断扩散。但由于各国疫情状况、防疫措施、疫后经济政策不同,因此需求的恢复程度也有所不同,导致中国对各国出口状况差异很大。目前来看,对美出口、对东盟出口,起了明显的支撑作用,而对欧盟出口则有所拖累。
但是有两个数据细节可以注意一下:
一是中国海关统计的对美出口,在2020年明显超过了美国统计的对中进口,而在历史上这种情况相当罕见。如果从美方统计数据来看,美对中进口(也就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表现其实没有那么好。
二是自2020年2月之后,海关统计的对欧盟进出口数据实际上剔除了英国,所以如果直接用当月值来计算当月同比,会造成数据的明显低估。如果我们在2020年把对英国出口数据加入对欧盟出口数据,或者把2019年对欧盟出口数据中的英国部分剔除,那么计算出来的2020年对欧盟出口增速,表现其实还不错。
再来看进口,2019年中国最主要的五大进口国家(地区)分别是:东盟、欧盟、韩国、台湾、日本,这5者占比合计为52%。
欧盟、东盟在我国的进口占比,近年来持续保持在一二位,并且提升较快,尤其是东盟。
而韩国、台湾、日本、美国的占比则呈现下行状态。特别是对美进口占比,在2018-2019年明显跌落。
将进口增速按国别(地区)拆分来看:
2018年进口增速维持高位,对欧盟、台湾、韩国、东盟进口比较均匀地起着拉动作用。2019年进口增速大幅下滑,对美国、韩国进口是关键的拖累项。2020年,中国进口增速同样维持低位,其中对欧盟进口则是主要拖累项(尤其是在4-5月)。
3、视角三:贸易方式
我国海关进出口统计中,一共有19种不同的贸易方式,但最关键的是两种: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其他的贸易方式规模都比较小,我们往往也不太关注。
一般贸易指有进出口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者出口货物,是最普通的一种贸易形式。
加工贸易相对复杂一些,它是对外来的原材料、零部件进行加工,然后再对外出口的一种贸易形式,主要包括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两种。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是由外商提供原材料、零件,甚至是机械设备,然后在国内加工装配,最后将成品交付给同一外商。
进料加工贸易,是中国企业自己拿外汇进口原料、零件,加工后再对外出口。它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自己买原料(买卖关系),一个是外商给原料(委托关系)。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特殊性更强。因为原料、产成品的所有权一直在外商手中,中国只是加工。但是海关统计仍然把它理解为货物贸易活动,并同时记录原料进口额和产品出口额。
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在中国崛起,客观上来看,这是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一个缩影,也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它给中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政府税收,也引入了外资和技术。
但21世纪以来,加工贸易占比在逐渐萎缩,而一般贸易占我国进出口比重则逐渐上行。这个趋势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变得越来越明显。
目前,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占比分别为60%、20%左右,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占比已经不到5%。
加工贸易的萎缩,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中国自主创新、自主制造能力在快速提升,产业在转型升级。有很多之前做加工贸易起步的小企业,在积累了资金、消化了技术之后,从单纯的代加工,向自主研发制造转化,贸易方式也从加工贸易逐步向一般贸易切换。
第二,全球产业转移。随着我国劳动力不再那么廉价,加工贸易的利润空间快速压缩,全球产业链正逐步转移至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这也导致我国加工贸易占比不断下滑。
第三,加工贸易容易导致顺差过大,因此相关优惠政策有所收紧。比如在2007年政府集中调低了加工贸易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除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贸易方式,它们的占比也在逐步扩大。
对比2000年和2019年,占比扩大较快的主要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还有“其他贸易方式”(包括市场采购货物、边民互市进出口商品及通过邮件、B类快件渠道进出境的跨境电商包裹等)。
前两者和中国重要保税区、保税仓库的快速发展有关,后者可能和近年来兴起的跨境电商有关。
(三)进出口预测
进出口的影响变量多而复杂,要预测进出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进出口是分析师最常预测错误的宏观经济数据之一)。本章主要介绍一些市面上比较流行的预测指标。
第一,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
PMI有新出口订单和进口两个分项,发布时间早于海关进出口数据。通过PMI读数来预判进口和出口,是市场上最常用的方法。
PMI本质上是一个环比数据,我们可以将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转化为虚拟同比,然后再与出口当月同比进行比较。进口同理。
可以发现,在中期趋势上两者比较接近,但是PMI同比很难捕捉到出口增速的短期波动特征。而且2020年以来,PMI新出口订单显示的信号,似乎比出口同比要悲观得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年上半年市场对于出口形势的集体误判。
在具体预测时,可以用PMI新订单指数/进口指数的变化,来简单预判进出口的环比走势。但PMI和海关进出口数据的统计原理完全不一样,所以最多是判断变动方向,没法定量预测。
哪怕只是预判方向,准确率也不算太高。2005年以来,PMI新出口订单指数预判出口环比增速的成功率为58%。PMI进口指数预判进口环比增速的成功率则有66%,相对更高一些。
预测方法:首先考虑到出口/进口环比的季节波动特征,计算过去几年各月环比波动的平均值。然后参考PMI新出口订单/进口指数的读数,并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对该环比平均值进行调整,并最后通过环比连乘的方式来推算同比。
第二,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它是日频数据。
要理解BDI这个指标,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干散货”。航运业可以粗略地分为集装箱运输、干散货运输、油轮运输三类。
其中,油轮运输主要用于液体货物,比如石油、液化天然气。
干散货运输主要用于各种大宗资源品,比如铁矿石、煤炭、水泥等。
集装箱运输则主要用于各种工业制成品、终端产品,比如各种机电产品。
而所谓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就是由波罗的海航交所(位于伦敦,是全球最主要的航运市场)编制的、反映全球干散货船航线运价的一种加权价格指数。
为什么是干散货?因为干散货主要是各种工业原料,它的需求变化能够最快响应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变动。当全球经济向好时,一般对资源品的需求将率先回升(工业生产链条的最前端),相关国际贸易也会更兴盛,带动干散货船运费上涨,进而促使BDI提升。
所以,BDI的预测角度,和我们总量分析中提到的OECD综合领先指数差不多,都是通过观察外需的变化,来间接判断出口的下一步走势。只不过BDI指数作为高频数据,更便于跟踪。
逻辑上是如此,但是比较遗憾的是,从短期来看BDI月同比对我国出口同比变动方向的预测成功率,只有50%左右。所以它只能是作为判断全球经济景气度的一个简易指标,不是很适合直接用于预测出口。
第三,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以及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IFI),它们是周频数据。
CCFI/CCIFI由上海航运交易所编制,也是通过进出口集装箱的运输价格变动,侧面反映进出口的景气度。其中,CCFI以1998年1月1日为基期,CICFI以2014年11月28日为基期,基期指数都是1000点。
同样地,CCFI对出口的预测效果也比较一般,成功率只有51%左右,CCIFI对进口的预测效果就更差了。
(四)其他进出口数据
除了海关货物进出口数据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进出口数据,容易让人混淆。本章对这些进出口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梳理。
2015年后,外管局也会按月发布国际货物与服务贸易数据,数据公布时间在下月的月末,要晚于海关进出口数据。
另外,它的数据格式比较特殊,采用的是借贷方的形式。简单理解,贷方实际就是出口(货物减少、资金流入),借方实际就是进口(货物增加、资金流出)。
另外,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外管局发布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既包括了货物贸易项,又包括了海关数据中没有的服务贸易项。
从货物贸易项来看,外管局数据以海关货物进出口数据作为源数据,但是做了一些调整。最主要的差异有两点:
第一,统计范围差异。海关进出口数据的统计关键在于“跨境”,外管局贸易数据的统计关键在于“所有权变更”。
所以,跨境了、但所有权没变更的贸易活动,最典型的比如来料加工(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的所有权都属于境外企业),海关会统计为货物贸易,但外管局不统计货物贸易,而是把加工费而算进服务贸易中。
而没跨境、但是所有权变更了的贸易活动,比如我们上文中提到的离岸转手买卖,海关不会统计,但是外管局会统计。
第二,计价原则差异。海关数据中,出口用货物离岸价(FOB)统计,进口用到岸价(CIF)统计,但是外管局数据中,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均按照离岸价统计。
离岸价小于到岸价,所以外管局披露的货物贸易借方(进口)数据,会更明显地小于海关进口数据。
当然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以外,还有其他一些统计细节的不同,导致海关数据和外管局货物贸易数据在绝对值上存在差距。
但总体而言,两者的增速走势非常接近。如果只考虑货物贸易的话,我们看时间序列更长的海关数据就够了。
除了货物贸易项外,外管局数据还有服务贸易项。
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和流程相对更复杂。不过因为服务贸易的占比较小,在全部出口中占比约为10%,在进口中占比约为20%,也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我们就不继续展开说明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联合国等编制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
关于服务贸易,有几个简单的事实可以了解一下:
第一,服务贸易一共包括12个分项。
其中,进口中最主要的分项是“旅行”,2015年至今占比平均为52%,不过2020年受疫情影响,目前已快速滑落至30%左右。
出口中,各服务贸易分项占比相对更平均,“其他商业服务”(如研发、咨询等)占比最高,约为28%。
第二,我国服务贸易正持续处于逆差之中,最主要的逆差项是旅行,这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背景下,居民境外留学、旅游的盛行。与此同时,运输、知识产权使用费方面产生的服务贸易逆差也比较大。
另外,外管局还会按季、按年发布大家所熟知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我们同样可以在表内的经常账户中找到“货物与服务贸易”这一项。
它的统计口径、编制方法,和上文所提到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实际上是一样的。
只不过“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月度数据,而国际收支平衡表为季度、年度数据。而月度数据是初步数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年度贸易数据,则会根据最新资料稍作修订。
与此同时,GDP支出项下,有年度的净出口数据,它直接取自国际收支平衡表(人民币计价)中的“经常账户-贸易与服务项-差额”。
这两个数据的数值基本上也保持一致。只有最新的2019年数据除外,可能是受两个数据修订时差的影响。
最后再补充说明一个比较特别的数据——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它的数据质量也不错,也能很好地反映我国出口情况。
出口交货值,实际上属于工业数据,一般和工业增加值数据一起发布(所以会晚于海关出口数据)。简单理解,出口交货值就是工业部门的出口创收。
那它和海关出口数据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出口交货值仅限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而海关货物出口数据并不限制贸易主体,这是最明显的区别。
第二,出口统计范围不同。出口交货值统计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工业企业直接出口的产品价值(按出口价计算),另一部分是卖给外贸公司的产品价值(按外贸公司收购价计算)。
直接出口很好理解,外贸公司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对于很多工业企业来说,办理出口手续、寻找海外客户都是麻烦事,不如直接把产品先卖给专门做进出口的外贸公司,然后由外贸公司来处理这些产品。
不过外贸公司拿到这批产品后,可能会选择出口,但也可能会转为内销。但无论如何,只要工业企业把货物卖给了外贸公司,这笔收入就计入出口交货值。
而对于海关出口统计来说,关键还是看跨没跨境。所以海关只统计外贸公司最后对外出口的那部分,并且是以外贸公司的出口价来统计的,会比出口交货值采用的外贸公司收购价要更高(毕竟外贸公司要赚差价)。
数据走势上,出口交货值增速和海关出口增速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前者比后者要更稳定,异常跳动更少。
案例解读:2020年9月进出口数据
我们以2020年9月海关进出口数据为例进行解读。
先来看出口。2020年9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为9.9%,较前值提升0.4个百分点。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为8.7%,较前值降低2.9个百分点。
人民币计价的出口表现明显要更差,主要是因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同比在8月大幅走弱(上文中提过,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上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同比)。
这里我们以美元计价数据为准进行分析。9月出口同比9.9%,再度刷新年内新高,但是增速已经放缓。
分商品来看,第一,防疫物资出口增速继续走弱,但仍然处于高位。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同比从38.9%继续下滑至30.9%,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同比则从47%下滑至34.7%。不过,从拉动点数来看,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对整体出口还是起了很关键的支撑作用。
第二,线上办公用品出口出现分化。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对出口的拉动点数非常高,并且还在继续提升。
而手机出口增速则从23.3%大幅下滑至-42.5%,导致拉动点数明显转负,拖累整体出口。原因有二,一是在于上年同期有高基数,二是可能和原本应在9月发布的苹果手机秋季新品推迟到10月有关(中国的苹果代工厂在9月无法出货)。手机出口的恶化,很大程度上解释了9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的下行。
在防疫物资、部分线上办公用品等比较关键的出口项走弱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增速却依旧保持着向上的动力,侧面说明外需正在经历更普遍的回暖。
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的出口同比,在9月分别大幅提升了17.8和11.4个百分点,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随着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冲击逐渐消解,海外需求正在从之前的防疫物资,转向更广泛的生产、生活资料。9月通用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灯饰等相关商品的出口增速均有所好转。
分国别来看,9月对美国、东盟出口增速提升至20.5%和14.4%的高位,这两者构成了最主要的支撑力量,但对欧盟、日本出口增速则分别下滑至-7.8%和-2.7%,拖累整体出口(就算考虑了英国数据剔除因素,修正后的对欧盟出口增速也在走低)。
对美出口快速上行,部分原因在于上年同期基数走低。而对欧盟出口同比回落,可能和9月欧洲疫情再起、防疫措施趋严导致经济修复放缓有关。
再来看进口。进口增速从上月的-2.1%,大幅跳升至本月的13.2%,远超市场预期。
分商品来看,对9月进口增速回升贡献比较大的商品,主要有这么一些:
一是集成电路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产业链有关。尤其是集成电路,对进口增速的拉动作用在9月明显提升,这也可能和中国科技企业为了预防美国进一步制裁,加快零部件备货有关。
二是原油、铁矿石、铜矿石、初级形状的塑料等工业原料,这从侧面印证了中国生产活动的加快。
三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消费、汽车制造活动有关。这也和乘联会高频数据显示的9月国内汽车消费回暖迹象吻合。
分国别来看,9月我国对各主要国家/地区的进口增速实现普升,进一步说明了进口的改善来自于中国自身内需的扩张。
其中,对美国进口增速反弹幅度最大,从1.8%提升到24.8%,这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加快履行(包括大豆等农产品、能源类产品等进口都在加快)。
展望四季度,新冠疫情可能仍然是影响出口的关键线索,但是情况正在逐渐发生改变:海外疫情还没有迎来真正拐点,而生活、生产秩序正趋于常态化。
所以,防疫物资的出口增速,还能够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线上办公用品的出口增速也不会差(尤其是本应在9月出货的手机延迟到10月,可能会进一步推高10月手机出口同比数据)。
接下来中国出口面临的情况是,外需将渐进回暖,带来整个出口蛋糕的扩大,但是海外国家的复工,可能会陆续分散掉中国的出口份额。不过由于欧美消费比生产恢复得更快,短期来看仍然是需求效应占主导,中国出口增速依然有支撑。
同时,随着我国内需持续修复,进口增速预计也将保持在高位。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