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发射旧址 传承航天精力——访“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原址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1-02-25 10:59:01
浏览

  新华社酒泉2月24日电 题:探寻发射旧址 传承航天精力——访“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原址

  李国利、奉青玲、郑伟杰

  2月24日上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乐成发射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而在40公里之外的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也迎来了一批前来旅行的旅客。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就是从这里飞向太空的……”站在发射塔架前,讲授员宗倩祖的深情先容,让旅行者感觉到51年前那冲感人心的汗青时刻。

  1970年4月24日,巴丹吉林戈壁深处的发射场,夜空逐步黑透,发射批示员下达了“一小时筹备”的呼吁。

  发射场区万籁俱寂,聚光灯如白天一般,照在耸立在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上。

  “焚烧!”21时35分,跟着批示员的一声呼吁,白色火箭喷出橘赤色的火焰,载着中国人本身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飞向浩渺太空。

  26年后,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庆幸退役。2018年,颠末修缮的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作为爱国主义教诲基地全新表态。

  26岁的宗倩祖是这里的认真人,他和别的3名同事在此值班、巡视、拂拭情况、欢迎旅客,日复一日。

  “每周都有人来旅行,5月到10月中旬,是我们欢迎岑岭期。”在这里已经值守3年的宗倩祖说。

  1月13日,一场7级沙尘暴袭击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方红卫星发射场的风力达8级,窗户玻璃不断震颤,窗外灰蒙蒙一片,能见度不敷100米。

  趁风力稍小的间隙,宗倩祖戴上口罩,把东方红卫星发射场及其外围巡视了一遍。

  “大巨细小七八十个房间、水塔、运电设备等,是我们天天要巡视的,巡视一圈或许一个半小时。”宗倩祖边先容边领着记者走进当年执行发射任务的试验区。

  间隔塔架500米、深埋在沙漠沙丘下的指控室,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任务的批示所。当年参试的仪表设备虽已陈旧,但依然生存完好。

  20世纪50年月,在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招呼下,大漠沙漠的航天人向着宇宙进军。

  在缺资料、缺设备的逆境下,白日,科技人员顶着骄阳扛水泥、搬砖头、打地基,举办各项建树;夜里,守着火油灯啃书本、画电路图,拿着用罐头盒、三合板建造而成的浅易模子展开研究。

  “晚上躺在床上,还在背道理、背公式,在手心上、肚子上往返画标记。”回想当年,技能专家吕琳影象犹新。

  为了建树发射塔架,中国航天人支付了艰苦的尽力和庞大的价钱。

  “沙漠滩夏季炎热,地下加注库房通风不畅,1名施工人员进入地下加注库房时,溘然产生爆炸,献出了年青的生命。”其时担负工程建树任务的汪远续回想。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陪伴着发射中队中队长张积华的焚烧口令,操纵手胡世祥坚决按下了发射按钮,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刺苍穹。

  “那天晚上,发射场鞭炮声、锣鼓声震天响,每小我私家都像孩子一样,挥动着手中一切可以或许拿到的对象,又蹦又跳。”张积华回想。

  青山巍巍,弱水潺潺。如今,东方红卫星发射场虽早已退出航天发射的汗青舞台,但在《东方红》乐曲的鼓励下,宽大科技人员逐梦太空的脚步一刻也不曾停歇。

  2018年1月19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方法乐成将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4颗小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