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疫情复盘:10天内出现长链条代际传播(2)
23日晚,广州市荔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初步判断荔湾区锦龙社区郭某为境外输入关联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其病毒属于在印度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排除是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
在30日举行的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陈斌通报,21日以来的感染者中,已检测的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均为传播速度极快的最早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B.1.617)。
该变异毒株最早在去年被发现,但在今年4月份开始引起全球广泛关注。5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B.1.617”列为“须关切变种”。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范科霍夫在当天的发布会表示,现有的一些信息表明该变异毒株的传播能力更强。小规模的初步研究也显示,抗体对它的中和能力较低。
印度发现的变异毒株同时具有在南非率先发现的E484Q和在美国加州发现的L452R两种突变。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教授刘善虑表示,这两个突变均发生在病毒的关键部位。“受体结合区域是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关键部位,这两个突变均会影响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这两者结合,可能就会变成传播力特别强的毒株。”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5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疫苗可以应对该变异株,可以产生一定保护作用。病毒在不断变异过程中,变异还会加大,一旦出现我们现有疫苗应对不了的变异株,我国灭活疫苗有快捷的方法可以应对。
截至目前,首例确诊的郭某是如何感染病毒的,以及28日确诊的家住荔湾区海南村的53岁居民跟由郭某产生的传染链条之间是否有关联尚未公布。广东省、广州市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工作中。
不断升级疫情防控举措,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随着疫情的发展,广州不断升级疫情防控举措,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阻断疫情蔓延,同时又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26日,广州荔湾区发布通告,对全区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至5月29日0时,第一轮核酸扩大排查现场采样工作基本结束,累计检测225.26万人次。
为迅速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广州决定从5月30日开始,在荔湾区继续核酸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范围。
29日开始,广州实行分级分类防控应对新冠疫情。荔湾区部分区域的所有人员以居家为主,停止非日常生活必须的一切活动,除每户每天限1人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其他人员不得外出。
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30日晚发布通告,为减少因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通过广州辖区内机场、铁路、公路客运站等站场离穗的旅客(不含外地中转旅客),须凭“健康码”绿码,并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临近高考,全力确保高考顺利进行,也是当前广州疫情防控的重点。从5月31日至6月11日,广州普通高中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暂停线下教学,进行居家线上学习。广州市教育局通报,从5月31日至高考结束,广州有住宿条件可实现封闭备考的学校,高三住宿生、教师及学校员工实施在校住宿封闭备考,不住校的学生居家线下备考,考前不返校。
在疫苗接种方面,黎明31日表示,鉴于当前广州的疫情防控形势,需要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好核酸检测,经过综合研判、整体衡量,决定即日起调整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节奏,近日先有序安排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团体预约和集体接种为主,暂缓个人预约、暂停新冠疫苗社会接种。截至31日,广州全市累计接种疫苗1313.66万剂次、1011.11万人,共有325.22万人完成了全程免疫。
原标题:广州疫情复盘:10天内出现长链条代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