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未成年网民经常玩游戏 国家出重拳防止沉迷网游(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9-06 13:26:01
浏览

  平台越大,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也就越大。“在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这一问题上,相关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能唯利是图。”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秘书长赵宏志认为,游戏企业需要头脑清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既要为行业健康发展尽一份力,也要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负责。

  今年6月1日起,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增设的“网络保护”章节明确提出,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目前,各个网络平台推出或升级的“青少年模式”,就是典型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

大数据时代更需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帮助,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安全问题应得到家庭、学校等多方关注

  未成年人的成长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今天的青少年,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利好的同时,也更需要各方积极引导与帮助。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不仅是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网络上还有很多污七八糟的东西,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这些问题属于社会性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

  为营造未成年人良好上网环境,中央网信办近期启动专项行动,聚焦解决7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效能发挥不足问题。

  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看到的内容、接收到的信息、参与的话题大多经过算法与数据的拣选。“互联网平台落实法律义务的首要责任,就是将大数据、算法作为网络不良信息的过滤器,决不允许不良信息通过热门、热搜、推荐、关键词等方式进入未成年人视野之内。”朱巍表示,互联网海量信息,鱼龙混杂,平台应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目前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的内容分级还不完善,一些内容超出低龄儿童的接受程度,一些内容又无法满足青少年对优质信息的需求。在优质内容的导入和分级上,需要教育专家和互联网平台共同建设。”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专业副教授叶韦明建议,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安全问题,还应该得到家庭、学校等多方的关注,“优质的面对面交谈,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家长不仅要警惕孩子沉迷手机,还要注意自己的注意力是否被手机抢走,给孩子更多关注与陪伴。”

  “相比法律,真正能够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是监护人,一般来说是父母。”袁治杰表示,“我们并不担心孩子玩,我们担心孩子沉溺于其中而不能自拔。所以法律需要干预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现代游戏中的沉迷系统与诱导机制。”

  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行业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防沉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扎实推进防沉迷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更好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关爱陪护和约束规范,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

  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李云舒

原标题:62.5%未成年网民经常玩游戏 国家出重拳防止沉迷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