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守护大国粮仓
查找涉粮腐败深层原因 推动形成治理长效
深化专项整治 守护大国粮仓
冬日暖阳,山东省德州市第五粮油储备库一派繁忙景象,职工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玉米收购忙碌着。除了检查仓房、调试设备、组织验收、公开质价信息外,为保证数万吨市级储备粮得到良好保护,这里的粮仓每年都会严格按照储粮化学药剂安全管理规范进行熏蒸杀虫。一番作业过后,粮堆中的各种害虫与虫卵将被有效杀死。
粮仓之外,一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正系统清除“硕鼠”“蛀虫”,守护着大国粮仓。
涉粮腐败暴露的监管责任缺失、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等深层原因需引起重视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购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靠粮吃粮”等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记者日前在山东省纪委监委及济宁、临沂、德州等地纪检监察机关、涉粮职能部门和企业采访时,受访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发生涉粮腐败问题有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淡漠、私心贪欲作祟等个人因素,但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管责任缺失、涉粮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基层粮库管理宽松软等深层原因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我们在专项整治中发现,主管监管部门落实责任不到位,监督制约机制存在漏洞,是产生涉粮腐败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甚至还会产生监管部门人员违纪违法问题。”山东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副主任宋军说。
德州市德城区纪委监委查办的德州市粮食局德城分局原局长姚兰、德城粮食收储中心原主任孟濂案,就属于政企双“一把手”相互勾结谋利的典型。分局机关和收储中心政企不分家、职能定位不清的体制弊端,为二人靠粮吃粮、以权谋私提供了土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粮食企业作为独立核算经营个体,长期以来未被关注重视,监管部门对企业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尤其粮食购销领域的专项补助资金较多,有些监管部门只负责拨付到位,对使用情况并不跟踪监督。有被查处的粮食企业领导干部在忏悔材料中写道,“有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几乎是没有,只有粮食局在年底进行一次审计,也是只注重企业经济效益。”
一些粮食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在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环节有较大的人为操作空间,涉粮腐败问题也往往会比较突出。“尤其是县乡两级的基层粮库数量大、级别低,‘一把手’话语权重,加之基层粮食监管机构和人员力量薄弱,监管能力和经验不足,在财务资产管理、选人用人、运营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部分企业负责人也容易监守自盗,变成‘粮仓硕鼠’。”宋军说。
济宁市泗水县原地方粮食储备库主任王衍民担任“一把手”十年间,县粮食储备库“三重一大”事项除向县粮食局原局长汇报外,无一进行集体研究,形成“签字一支笔、说话一言堂”现象。监督制约制度执行不到位,“一把手”缺乏监管、任性用权,造成基层粮库腐败问题易发多发。
同时,从涉粮案件作案特点看,涉案人员涉及粮食企业内部各环节,往往出现团伙作案。记者注意到,专项整治以来,山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重大涉粮腐败案件中,不乏窝案、串案,呈现上下串通、内外勾结等特点。
形成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闭环机制,督促深化改革、建章立制、优化治理
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和顽固性,严重危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