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1-24 12:09:01
浏览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民收入保持增长

  “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权威发布)

  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多发、重发的自然灾害,农业农村部门全力以赴攻难关、破难题,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说。

  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

  2023年,我国有效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列举了3方面的数据——

  生产上,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9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结构上,口粮连年产大于需,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供给增加,玉米供需形势明显改观,大豆扩种成效明显,自给率水平进一步提高;库存方面,全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

  从重点品种看,2023年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416.8亿斤、创历史新高。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迈上2亿亩台阶。同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全年进口粮食1.6亿吨,同比增长11.7%,大豆进口量占全部粮食进口量的六成以上。进口的大豆,一方面满足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满足畜禽养殖饲用豆粕需求。

  饲用豆粕消费持续增加,成为拉动大豆进口的重要因素之一。“饲用豆粕减量既要‘节流’,也要‘开源’。”陈邦勋介绍,2023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引导饲料养殖行业科学用料,饲料配方中豆粕的占比下降到13%,比2022年下降1.5个百分点,按全年饲料消耗量测算,相当于减少了900万吨左右大豆消耗。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从供需两端发力,在巩固提升大豆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低蛋白日粮技术到位率,开发利用其他蛋白饲料资源,增加优质饲草供给,持续促进畜禽养殖节粮降耗。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农业抗灾夺丰收任务依然艰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立足“减灾就是增产,防胜于救”的思路,今年将分区域分作物制定防灾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快构建“平急两用”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开展下沉一线包省包片联系指导,进一步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据介绍,2023年,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效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创建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