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先享后付套路多 并非像商家宣传得那么完美(4)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代理可以给从自己这里接入“先享后付”的商家规定手续费,一般在3%到6%之间。消费者扫了店铺“先享后付”的二维码进行分期扣费,这笔金额从消费者账户流出,支付平台扣除代理和商家谈好的手续费,再从手续费里扣除0.38%作为平台的结算费用后打给代理,代理就赚到了流水分润,手续费以外的部分打给商家。
有了这样的分账模式,大量的代理为了多赚钱,就要尽可能多地发展商户接入“先享后付”支付系统。为了能获取实体店商户的青睐,这些“先享后付”推广人员就会像“杭州先享后付”公司一样,挖空心思把这种支付模式,包装成一种利于商家的营销手段。
“三不像”乱象丛生
监管亟待亮剑
在《财经调查》记者走访各地的实体门店后发现,利用“先享后付”诱导年轻消费群体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现象并不罕见,这与“先享后付”这种支付模式推出的初衷背道而驰。金融专家总结“先享后付”特点:像预付式消费、像信用卡分期、像信用贷款,但性质又不完全一样,所以无法定义本质,这就使得“先享后付”缺乏监管,甚至可以规避相应的监管,这也是现在这些电商平台、支付机构大力推“先享后付”的重要原因。
法律专家也提醒支付平台应当主动承担监管、监督责任,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当明确“先享后付”的行为规范,消费者在消费时也应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