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人员发明单晶体管逻辑结构新原理
▲随着晶体管不断缩小特征尺寸,集成电路的性能得以持续提升。然而在超小器件尺寸下,硅材料的物理极限导致了功耗的大幅提升,难以进一步持续减小晶体管的特征尺寸。
通过引入层状半导体,并依据其特性设计新型层状晶体管结构,发现可以通过单个晶体管实现逻辑门(与门、或门),而同样的逻辑门在传统结构中则需要两个晶体管。
这一新型晶体管结构极大的提高了晶体管的面积利用率,可以促进晶体管的特征尺寸持续缩小。
让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所有的事在一个办公室里处理完成,这样是不是大大提升了效率,节省了成本?这种思路放在集成电路中也是一样的。
目前,集成电路已越来越紧密地和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晶体管物理尺寸的不断微缩,短沟道效应等负面效应使得漏电流不可避免,功耗大、集成度提高困难、不确定性增加,限制了集成电路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周鹏、张卫、曾晓洋携团队与计算机学院教授姜育刚展开合作,发现了新材料在集成电路中的更优应用方案,解决了如何用新材料、新原理和新架构继续延展摩尔定律的难题,实现了电路逻辑结构从无到有的原始创新。
5月27日正值复旦大学114周年校庆日,相关成果以《小尺寸晶体管架构在可光控逻辑和原位存储器中的应用》(“Small footprint transistor architecture for photo-switching logic and in-situ memory”)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
▲单晶体管逻辑结构示意图
“一个人干两人活”,提供“光控开关”切换选项
“我们这项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利用原子晶体硫化钼做出了新结构晶体管。在此基础上,团队发明了单晶体管逻辑结构的新原理。新原理、新结构对原子晶体材料具有普适性。”周鹏解释道。
据介绍,研究团队采用与硅工艺兼容的双栅作为逻辑输入端,通过对创新引入的双导电通道加以独立控制,在单晶体管上实现了逻辑运算的“与”和“或”。
“与”和“或”是构成计算系统的最基本逻辑单元。
相比需要通过两个独立晶体管才能实现逻辑功能的传统体材料体系,该研究工作在逻辑门水平上缩小了50%的面积,有效降低了成本。“原先需要两个独立的晶体管才能实现逻辑功能,现在只需要一个晶体管,相当于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这是研究工作的变革性之一。”周鹏补充。
同时研究中还发现了可层数调控的晶体管逻辑特性,并提供光切换逻辑功能的选项。周鹏解释,“简单来说,可光控逻辑相当于我们给逻辑做了一个光控开关,比如说有光照射时可能是‘或’逻辑,那么我们撤掉光线的话它就会切换成‘与’逻辑。当然反过来也是可以的。”
研究证明,该逻辑结构对原子晶体材料具有通用性,不仅适用于研究中已经验证的硫化钼,其它具有原子晶体属性的材料均可利用此架构实现可调控的逻辑功能。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层状晶体管不但可以实现单一的逻辑门,而且可以通过外界的光照条件和沟道材料的厚度调控逻辑门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