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军:科学家本来就不高冷
苟利军:科学家本来就不高冷
■本报记者 李晨阳
2019年4月10日,人类为黑洞拍摄的第一张“证件照”发布,轰动全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发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不久前上传到抖音上的黑洞科普短视频,火了。
在首届“DOU知短视频科普知识大赛”中,苟利军和他的同事、国家天文台科普主管万昊宜合作的几个短视频作品,分别斩获了一、二、三等奖和科学知识类作品奖。科幻大片般的视觉效果征服了数十万“抖友”。
4年前的作品,蹭了今天的热点
今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技馆、字节跳动联合发起名为“DOU知计划”的全民短视频科普行动。多年来致力于天文学科普工作的苟利军也加入了这场盛宴。
早在2015年时,中科院举办了首届科普微视频创意大赛,苟利军等人联合创作的《黑洞》微视频脚本获得了第一名。苟利军没有满足于获奖,第二年,他和一个专业团队合作,将他的脚本制作成了真正的“大片”。
“虽然仅仅是一个短片,但我们希望把它做出类似Discovery探索频道和BBC纪录片那样的效果。”苟利军说。
在最终的成品里,熊熊燃烧的恒星,大爆炸后昙花一现的超新星,坍缩成黄豆大小的奇点,正在贪婪吞噬恒星的黑洞……这些多数人无法目睹的奇景,都被精细逼真地呈现出来。5分钟的手机视频,就像一个掌上宇宙,给人们带来日常生活中惊鸿一瞥的震撼。
“我自己就是做黑洞研究的。尽管大家都对黑洞很感兴趣,但其实并不是很了解。”苟利军说,“因此,‘DOU知计划’启动后,又恰逢黑洞照片即将发布,万昊宜和我就很自然地又想起了这个作品。”
他和万昊宜一起,将《黑洞》这个视频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一步拆解成了5个适合抖音平台的小视频,发布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抖音官方账号上。
天时地利,趁着2019年4月黑洞照片席卷全球的热度,国家天文台参赛的《黑洞》系列成为最受欢迎的作品,截至5月30日已经被观看几千万次,被点赞超过48万次。
科普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们制作科普短视频的目的,就是带动更多公众爱上天文学、爱上璀璨浩瀚的宇宙星空。”苟利军说,“而抖音恰恰是流量最大、最接地气的传播平台之一。”
在抖音上做科普,就是把科学最有趣、最精彩的部分凝聚成一个点,吸引大家的目光,让他们萌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但苟利军也表示,人们对科普作品的需求是多种多样、不同层次的。那些更加系统、深入、有背景铺垫和知识延伸的科普作品,还是离不开一些传统的科普平台。
“抖音上的短视频,当然不能代替系统的科学学习。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爱上天文的人,能真正走进这个领域,深入领会宇宙的无穷奥妙。”他笑道,“科普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在采访中,苟利军多次提到“科普和科研是科技腾飞的双翼”。他相信,“DOU知计划”的最大意义,在于将国内受众最广的传播平台和最权威的科研机构联合起来,既契合了国家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目标,也为中国实现2025的科技强国梦,助了一臂之力。
我们本来就不高冷
不久前,苟利军入选了第二批“抖音科普顾问团”。他将利用自己的天文学知识,为抖音上传播的相关内容把关。
到目前为止,需要他审核的作品还比较少。苟利军笑道:“我现在就像一个等着稿子上门的审稿人。我期待着抖音能成为真正广受认可的科普平台,期待着我这个‘抖音科普顾问’忙起来。”
有人说,在抖音的带动下,原本正襟危坐的科学家们也调皮了起来,幽默了起来,“不正经”了起来。对这种说法,苟利军可不太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