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继善:“我在这里当了25年学生”(2)
中国工程院始终坚持高层次、开放式、前瞻性的发展导向,以支撑国家工程科技领域重大战略决策为目标,把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工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建设一流思想库平台的优先领域和重要方向,为我国工程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战略性、全局性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2013年,中国工程院联合多部门启动并开展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起草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研究报告。这是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和目标所提出来的国家战略报告。
“从理论到技术,再到实践,我们每一位院士都很重视战略咨询素质的培养,也誓为国家承担起这份责任。”何继善坚定地说。
永远不会毕业的“学校”
“中国工程院是我的学校,在这里我当了25年的学生,未来也会一直学习下去,永远不会毕业。”在何继善心目中,中国工程院始终是自己学习的地方。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何继善接触了很多优秀的顶级工程科技专家。“特别是‘学校’会经常组织我们到很多国家的超大型工程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学习。”何继善说,“工程现场不限研究领域,如此宝贵的机会让我收获很大。”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何继善曾多次到三峡工程现场进行参观及调查研究。
三峡工程建设初期并没有考虑工程建设后整体环境修复的问题。针对三峡工程环境修复问题,中国工程院设立了关于三峡工程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研究的咨询项目,由何继善担任组长,对三峡工程库区及其上游(包括重庆、四川、湖北等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调研后,何继善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工程是一个综合体。
三峡工程建成后,会引起局部气候变化、上游水流减缓等一系列问题。“任何工程、特别是大型工程的建设,一定有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在建设大型工程时,要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进行总体设计和预算。”何继善说,“一个工程的建立肯定是在破坏旧平衡的基础上建立新平衡,且新平衡必须优于旧平衡,这个工程才算成功。”
他总结出工程管理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协同创新,构建和谐。“这样,工程建好了,老百姓乐于接受,自然社会和谐。”
“这是‘学校’教给我的。”何继善笑着说。
《中国科学报》 (2019-05-31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