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清:“天地空”立体监测为大气拍“CT”(2)
刘文清表示,共识是,污染排放强度远超环境承载力,本地积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造成了PM2.5浓度的迅速上升;同时,静稳、髙湿、逆温、边界层降低等气象条件为重霾事件发生提供了不利的气候背景。
此外,也厘清了北京市5个主要区域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贡献和影响。“在‘2+26’城市范围内,城市之间大气污染输送的影响平均在10%-30%,重污染气象天气发生的时候,会提高到20%-50%,因此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十分必要的。”刘文清说。
如今,“大气立体监测”已实现从垂直定向观测向三维扫描观测发展,从固定站点观测向走航移动观测发展,从颗粒物的空间观测向臭氧、VOC等气态污染物的空间观测,从单一污染要素观测向环境、污染物等多要素协同观测方向不断发展。
智能化、立体化水平仍需提升
刘文清表示,治污多年,污染源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污染成因也发生快速变化,最为突出的是臭氧浓度持续上升。此外,臭氧和PM2.5的共同前体物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为“大气十条”实施后排放量仍在增长的唯一污染物。
“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深水区。”刘文清说。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控监测站网络为骨干的环境地面监测网络体系,以及科研型立体化监测网络。
在刘文清看来,挑战仍然艰巨。主要在于,针对环境污染机理研究的监测技术和手段不足;不能满足臭氧等二次污染业务化监测需求,比如光化学前体物的立体监测、低成本高性能的大气自由基与环境污染物探测等;我国尚未建立先进环境监测技术和验证评价体系,特别是立体监测技术需要建立数据质量保障的规范体系。
此外,数据尚未充分融合共享,一些高端专业仪器以及核心零部件、核心数据库仍未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
未来,亟需推动监测技术的创新、国产仪器的产业化及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立。“融合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相关学科,实现局域微观精细化监测;创新地基遥感监测手段,突破卫星和机载高光谱分辨率大气遥感关键技术,实现宏观大气环境的立体化、智能化综合联网监测。”刘文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