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德:半导体之母的天空(2)
在北京探望完久别的亲人后,谢希德投入漫长的教学生涯。在短短几年间,先后开设普通物理的光学、力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七八门课程。她善于组织课程内容,保证最大信息量,由浅入深、条理清晰,学生深得教益。如今许多科技骨干,还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方守贤、丁大钊、王启明等都是她的得意门生。
培养我国第一批半导体人才
1956年,谢希德和丈夫曹天钦迎来了爱子的诞生,全家人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
可就在当年,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提出《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的紧急措施方案》。该方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议、批准。
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半导体事业需要,教育部决定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5所高校相关师生召集到北京大学,开办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由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科教育开创者之一、北大物理系教授黄昆担任主任,谢希德担任副主任。
不少人为谢希德出生才5个月的孩子担心,怕她舍不得把孩子留在上海。然而,8月下旬的一个下午,谢希德把一切安排妥当,在儿子红扑扑的脸蛋上留下一吻,便踏上了新征途。
冬去秋来,两个寒暑。从1956年到1958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5所高校没有经历任何筹备阶段,按时开设了一系列从理论到实验的课程,如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实验、半导体材料学、半导体器件、晶体管电路等。谢希德和黄昆主讲半导体物理学,并指导学生半导体物理研究。
1958年秋天,谢希德与黄昆合编的《半导体物理》问世,这部书是我国半导体领域最早的一本专著,在国际上也堪称一部学术水平很高的著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半导体物理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必读的标准教材和基本参考书。
经过大家的努力,五校联合专门组比较系统地培养出我国第一批半导体专业毕业生,共200多名,为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全国许多高校仿效成立半导体专业,建立研究所和生产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车间。1960年,中国科学院在应用物理所半导体研究室基础上,成立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我国半导体学科和半导体技术很快独立自主地发展起来,在这其中,五校联合专门化教学培养的这批人才居功至伟。
班内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阳元回忆道:“谢先生讲课娓娓道来,如一股山溪清泉,透彻清亮。课余时间,我在未名湖畔多次与谢先生谈做人、做学问,她的启迪使我心旷神怡,对我一生的事业追求有重要影响。”
不甘于守业的科学家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必须追踪前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谢希德深知这个道理。
随着对硅平面工艺的突破,国外科技界半导体研究已从锗转向对硅的各种性能的深入探索。这一动向引起了谢希德高度重视。1962年,谢希德与黄昆联名建议在我国开展固体能谱研究,并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共同承担。
固体能谱研究虽然是基础理论研究,但又与应用密切相关,是重要的应用基础研究。1963年至1965年,谢希德先后对硒化锌、锑化铟等进行研究,获得初步成果,并在复旦建立了顺磁共振等当时比较先进的实验技术实验室。她开设了“半导体理论”和“群论”课,并指导研究生先后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群论在固体物理研究中的应用的论文,引起了中外专家的不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