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德:半导体之母的天空(4)
她注意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指导作用,1986年秋在复旦大学推行导师制,聘任知名教师对学生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培养,导师针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效果甚好。
她设立“校长信箱”“校长论坛”“新闻发布会”沟通校内各方面情况,使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她在师生中大力提倡好的学风。
她强调交叉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少洞见在如今看来依然颇有远见。
“中国的哈佛大学校长”
“老朋友,‘红短袜队’最近赛事如何?”和时任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康迪握手后,谢希德脱口而出。原来,康迪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也是“红短袜”棒球队的球迷,谢希德深知这一点。康迪听了很高兴,无形中亲近了许多,聊着聊着,谢希德很自然地将话题转移到筹资上。
1985年,作为校长的谢希德意识到中美之间存在许多研究和交流上的缺陷,便有意在复旦成立美国研究中心。同年,该中心得到批复,成为全国高校首创。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谢希德以在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四处奔波、寻求支持。后来,康迪不负所望,果然在项目投资上出了不少力。
1995年,美国研究中心大楼建成,十多年后,二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目前该中心成为颇具影响和水准的国际研究机构。
实际上,借来外资建学府,发生在谢希德身上并不是头一回了。
1980年,我国正式恢复世界银行成员国席位。当年,世界银行贷款的第一个中国大学发展项目开始筹备,谢希德被任命为专家组副组长,她感到可以大有作为了。
她总结国内办实验室的经验,引进国外实验室和技术管理的经验,有针对性地使用这笔贷款,为我国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短短5年间,复旦利用这笔贷款派出访问学者、研究生共70多人赴海外,邀请了17位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促进了研究生培养、科研质量的明显提升。仅复旦一家如此受益,更不用说全国其他27所高校的收获了。
此后,谢希德连续2次被任命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组长。她以个人独特的魅力,将复旦乃至更多高校推向世界。
争取集体利益的同时,谢希德也关照每一个个体。她每年都要为考取“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项目的学生写推荐信,这是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牵头,在没有托福、GRE的年代,送优秀物理学子出国攻读研究生的一个项目。多年累积由谢希德书写的推荐信达上百封。有一回,一名学生为了省时省力,将推荐信事先拟好交给谢希德,不料却遭到她严厉批评。因为推荐信都是由她亲笔书写,从来不用他人代劳。此举也在学生当中传为美谈。
1987年,谢希德接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授予名誉博士时,《今日美国》记者称其为“中国的哈佛大学校长”。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来华访问时,谢希德作为知名人士参加了克林顿在上海的座谈会。
2000年3月4日,与癌症斗争34年的谢希德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79岁。一夜之间,学生自发折叠的数千只纸鹤挂满了枝头,从复旦物理系学生宿舍9号楼一直绵延到第一教学楼。它们在风中摇曳着,似乎在述说着无尽的哀思。
《中国科学报》 (2019-06-12 第5版 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