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1.5代移民的七年留学观察
科研1.5代移民的七年留学观察
不同侧重点的培养模式导致了“科研1.5代移民”们与美国“土著”相比,缺乏推销自己的能力,和中国“土著”相比又缺乏对评价体系这一“指挥棒”的精准把握,从而在美国和中国高校的职位竞争中处于劣势。
■本报记者 韩天琪
“1.5代移民”常被用来指称那些在幼年或少年时期移民至他国的人。不同于一代和二代移民,他们是“夹缝中的一代”——身上带有来自祖国文化的影响,又要在一个新的文化中被社会化。他们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组合体,也时刻感受到异质文化间的撕扯和矛盾。
这种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体现在留学生群体身上,便被放大成为不同科学文化之间的张力。对那些在国内接受了良好本科教育、继而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科研1.5代移民”来说,留学生活观察到的种种现象带给他们的思考和冲击,直接指向我们应如何塑造科学文化的根基。
“内行评同行”VS“外行管内行”
自七年前毕业赴美攻读理论物理博士开始,张彻就完全沉浸在他的思想实验中了。
与和他同时赴美攻读无机晶体材料的同学常远不同,张彻的博士生涯没有做不完的实验、改不完的paper。他要做的是更基础、更原创的理论研究。
都说“理论研究要静下心来坐冷板凳”,张彻这张“冷板凳”一坐就是7年,他从读博伊始便没有选择继续研究导师所提出的理论方向,而是另辟蹊径。
理论物理不是时髦学科,解决重大理论问题才是终极追求。在常远为《自然》《科学》的投稿绞尽脑汁时,张彻更关注他的研究本身。
读博第3年,张彻将一些系统性研究成果陆续投给《物理评论D》。该杂志的影响因子常年徘徊在4.5~4.8之间,这当然不能与《自然》和《科学》的影响因子相比,甚至在影响因子7~8左右的《物理评论快报》面前也相形见绌。虽然影响因子不够高,但《物理评论D》是理论物理方向的经典期刊,颇受国际理论物理同行认同,用张彻的话说,“理论物理很艰深,做的人又少”。这或多或少影响了《物理评论D》的影响因子。
张彻没有选择首先把论文投给《自然》和《科学》,不是因为成果不够好,而是在理论物理学界看来,《自然》和《科学》更多地带有“科普性质”,从研究伊始,向《自然》《科学》投稿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越是综合性期刊,越需要让各个学科领域的人都能看懂,最好还能让一部分普通公众看懂。正如《科学》的办刊宗旨所追求的那样,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甚至科学论文都是为了“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自然》等确实可以被认为是权威的‘科普资料’。”张彻说,正因为这种大众性和综合性,使《科学》和《自然》进入了高影响因子的良性循环通道。
但一个理论物理学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让更多大同行和普通公众了解他的工作,而是如何完整呈现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一篇提出理论突破的理论物理论文需要全面系统地阐述推演过程。”张彻有一篇发表在《物理评论D》上的文章将近40页,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几乎构成文章主体。
临近博士毕业,张彻已经在《物理评论D》上发表了7篇文章。他攻读博士的院系和导师素为学界所尊敬,和他同年入学的20多名博士生中,只有他一人最终获得了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并坚守在该研究领域。
“同行评议的高度认可加7篇领域内权威杂志文章”,这让张彻对回国谋得一个国内顶尖大学的教职充满信心。
可事实远非他所想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