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绶琯: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7-08 13:49:13
浏览

王绶琯: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

王绶琯近照

资料照片

 

王绶琯: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

上世纪60年月王绶琯会见澳大利亚,与澳大利亚射电天文学家克里斯琴森合影。

 

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王绶琯:1923年出生,福建福州人,国度天文台名望台长、中科院院士。我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射电天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上世纪90年月与苏定强等共创“大天区面积多方针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方案。1999年,倡议并连系60位科学家创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被会员们称为“科学启明星”。

 

 

一位96岁的老人躺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眼睛、耳朵都开始歇工”,却依然有操不完的心……

 

病床前上门来的人络绎不停,除了探望老先生的,尚有请教当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日后成长的,以至于大夫都下了“逐客令”……

 

这位老人即是国度天文台名望台长王绶琯院士。本年1月,王绶琯当选为2018年十大科学流传人物,颇令人意外,究竟,他已是望百之年。“我老是健忘本身年龄已经这么大了,时间不多,要干的事却尚有许多!”

 

“学成之后报效故国,抵制外侮”

 

天上有一颗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名叫“王绶琯星”,符号着他在天文规模的精巧孝敬。然而,幼年时的王绶琯,最初的专业却与天文相差甚远。

 

那是1936年,经在水师任职的叔父推荐,13岁的王绶琯考入福州马尾水师学校。初学帆海,他本想做个船员,驰骋海域,保家卫国。后因眼睛近视便改学造船。其时的中海内忧外患,王绶琯暗下刻意:“学成之后报效故国,抵制外侮!”

 

年华仓皇,造船一学就是9年。22岁的王绶琯考取公费留学,到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水师学院学习。机遇巧合,学院与格林尼治天文台为邻,引发了他对天文学的憧憬:“浓浓的乐趣之火,在心中燃烧,坐立难安……”不久后,王绶琯给时任伦敦大学天文台台长格里高利写了一封求职信。

 

信顺利到了格里高利手里,1950年,格里高利接管王绶琯进入伦敦大学天文台事情……以后,一双天文学家的“大手”和一双未经专业练习的“小手”握到了一起……

 

“刚打仗新的学科,一切都从新做起。”其时,王绶琯主要接受晚上8点到早上4点的夜间实测。漫漫长夜,举目看着满天的繁星,王绶琯思绪万千……多年之后,他曾在《小记伦敦旷野的一个夜晚》一文中追忆往昔:“当时我在伦敦大学天文台,地处伦敦西北郊,附近的郊野很平很阔,一条公路从伦敦伸过来,很宽很直……薄暮后,夜色罩下来,朦昏黄胧,路就像是一条笔挺的运河,把岸两旁脉脉的思绪送往天的另一边……”

 

“固然人生总会碰着烦恼,但做起事来,就都忘掉了”

 

有人说,王绶琯是个“视察星星的人”。

 

在国际天文界,我国自主设计、多项技能处于国际领先程度的大型光学望远镜LAMOST,倍受瞩目。它即是由王绶琯和同伴苏定强配合提出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