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松恩:站在科技成长的前沿(2)
由于小麦非整倍体的研究属于基本理论研究,其时海内对这一研究有着各类差异的观点。有人认为应会合精神研究其时农业出产的实际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一项事情量大的理论研究,收效慢,出成就周期长;尚有人认为育种就是要培养出新品种,这种理论研究可以放一放。
戴松恩等人在开展了5年的小麦非整倍体研究后,针对人们的误解和议论,在《农业科技通讯》1980年第1期上颁发了《为什么研究小麦的非整倍体》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戴松恩先先容了其时海外操作小麦非整倍体在小麦遗传学、小麦系统发育、小麦育种方面的研究希望及取得的成就,通过对这些研究内容和成就的综合阐明,戴松恩认为:“展望小麦非整倍体研究的将来,必定是有很大成长前途的。它可以更快地、有系统地弄清小麦各类性状的遗传纪律及其染色体和近缘植物中染色体的部门同源干系,从而更有打算地选育出各类非凡优良的小麦新品种。所以要在小麦育种上求得奔腾成长,非举办非整倍体研究不行,才气使小麦育种技能上升为小麦育种科学。”同时,戴松恩也指出小麦非整倍体的研究“事情量大,时间长,必需明晰偏向,僵持下去,才气得到乐成。本日下工夫,打基本,正是为了此后小麦育种事情的大成长”。因此,戴松恩认为“有须要布置必然的机构和必然的人力来举办这项研究,列为国度打算,恒久僵持下去”。
为了让海内学者更好地认识和开展小麦非整倍体研究事情,戴松恩翻译了美国粹者E.R.西尔斯1954年的研究陈诉《普通小麦的非整倍体》(The Aneuploids of Common Wheat),这篇陈诉是E.R.西尔斯持续15年开展小麦非整倍体研究的成就,先容了“中国春”小麦品种的整套非整倍体(如单体、缺体、三体、四体以及端着丝点染色体和等臂染色体系统等),论述了单体和三体畸变型的来历,描写了七个部门同源染色体群中没群的三个非整倍体,辨别了染色体的形态,调查并记录了单体、缺体、三体、四体的繁育行为,论述了端着丝点染色体和等臂染色体以及它们的来历和繁育行为,记录了一些非整倍体的嵌合体,并指出了小麦遗传研究和育种研究的偏向。
1980年2月,《普通小麦的非整倍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铅印,是今朝海内所见最早翻译的小麦非整倍体研究著作,为海内开展小麦非整倍体研究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不少学者从中受到开导而作出新的研究成就。
李振声院士认为他正是受到戴松恩这一译著的开导,引进了“中国春单体系统”,发生了成立新“蓝粒单体小麦系统”的设想,颠末多年的试验和研究,最终不只得到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并且得到自花坚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成立了缺体回交育种法,摸索出一条缩短远缘杂交育种时间的新途径。
统一认识,明晰将来
为了进一步敦促我国小麦非整倍体研究事情的开展,在戴松恩的尽力下,1980年3月8~12日,全国14所高档院校和12个科研单元的34名代表在北京举行了“全国小麦非整倍体研究第一次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