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治水背后的气象“匠心”(2)
《中国科学报》了解到,中国气象局与水利部长江委2017年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长江流域涉及12个省(直辖市)水文部门3000多个雨量观测站、气象部门两万多个气象观测站的监测预报产品充分融合,绘就长江流域防汛“一张图”,更好地为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气象保障。与此同时,湖北省气象局与长江流域中心、长江海事、航道等航务部门建立了常态化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合作机制,实现了对长江航道局的短信、传真、邮件多渠道一键式预警发布。
用湖北省气象局局长、长江流域气象中心主任柯怡明的话就是,一个流域联合起来,总要比单打独斗更有力量。
从防灾到“补血” 新时代新课题
位于恩施下游的宜昌,有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三峡水电站。呼啸奔腾的长江水转化成源源不断的动能,大大降低了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对湖北气象部门来说,科学保障发电量,就是保障经济效益,保护绿水青山。气象部门通过分析旱涝年、冷热年等不同年份的特征,评估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建立气象条件与水电能的统计关系模型,为三峡水电站的科学调度和优化运行打下基础。
三峡工程既承载着防洪、发电、航运功能,也具有削洪、调峰、抗旱、补水等作用。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遭受了特大旱情。根据气象部门事先预报预警,自2010年12月起,三峡工程便开始补水,不仅保障了航运需求,还解决了长江两岸民众生产生活用水和粮食生产安全问题。
眼下,长江流域一带正处伏旱,在柯怡明看来,虽然汛期结束了,但肩上的担子似乎更重。如果能准确预报出最后一场暴雨,就能让水库多蓄水,从而为旱季的长江生态系统和两岸人民生产生活保存更多水源。难的是,不仅要报准某次过程,还要把握好未来趋势。
此外,气象引发的灾害不仅是洪水,还会以城市内涝、山区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式,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面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降雨与城市内涝、地质灾害间的科学关系已经被越来越清晰地剖析出来。
几十年后的今天,防汛险段龙王庙堤上,“武汉历史高水位纪录”的红字依旧醒目。1080米的堤防外,可见长江汉水交汇的清晰界限;堤防内,是繁华的汉正街——这一切印证了长江气象综合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而未来,还有更多新课题等待探索和解答。
《中国科学报》 (2019-07-29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