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原”的盐湖情:郑绵平院士资料采集感悟
■孔祥宇
郑绵平(1934年11月— )
郑绵平,1934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著名盐湖学家和矿床学家,中国盐湖科学研究及盐湖矿产资源开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7年被分配至地质部矿床地质研究所,1987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2001年以及2009~2016年,两次当选为国际盐湖学会副主席,2017年任国际盐湖学会主席。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实验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和青海省人民政府顾问。
近年来,郑绵平院士致力于全国钾盐找矿和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全球变化研究,在盐科学工程、盐湖沉积与全球变化、盐湖农业与扩展“咸水耕地”、“陆相成钾理论”等领域继续探索。
郑绵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于盐类矿产地质和盐湖综合资源研究已有60年,对青藏高原盐湖和盐矿勘查评价进行了长期、系统和创新性的研究,取得了众多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在长期的工作中,郑绵平与青藏高原结下不解之缘,有“老高原”的美誉。这种情缘是如何结下的?60年的高原盐湖研究取得了哪些引人注目的成绩?成就背后又有哪些牺牲与付出呢?
第二故乡:与高原盐湖结缘
郑绵平与高原盐湖结缘,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郑绵平出生于福建漳州一个贫困家庭,排行第八,从小培养出吃苦耐劳的品格,儿时正临国难当头,日寇飞机经常由厦门禾山机场飞抵漳州轰炸,不得不流离到乡下投亲靠友,直到念小学时才返回城区,让他深刻感悟到没有国就没有家,埋下了为国奉献的种子。中学时代的郑绵平冬天也经常赤足穿短裤,艰难条件练就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身体。他的中学老师钱学正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来成为中科院院长卢嘉锡的得意门生,教授他们化学课程,成绩斐然,这为他以后从事盐类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因为福建地貌多样,遂引起他对地质勘探的兴趣,又听说火车需要烧煤,但福建却没有煤矿,于是暗暗发下志愿:要投身地质事业,为国家找到煤矿!当高中毕业之际,郑绵平第一志愿就报考了南京大学地质系金属与非金属地质勘探专业。
进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后,大学生活真正地将郑绵平塑造成一个合格的地质人,当时的南京大学学习氛围浓厚,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他在南京大学系统学习了矿床学、地质学、古生物学、材料力学、钻探等专业课程,当时的南京大学地质系除理论学习之外,非常重视实践,如训练他们用偏光显微镜检测矿物质的成分,组织他们到南京的雨花台、安徽的大别山等进行野外实习,了解地质地貌。为适应地质专业经常跑野外的特色,他们自觉地通过长跑等锻炼身体,还多次参加学校的体育比赛,培养集体荣誉感。大学生活让郑绵平无论是从知识上还是身体上都为他成为一个地质人作好了准备。
1956年10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4天的郑绵平作为盐湖普查组的成员,坐在解放牌卡车的车斗中,直奔青海柴达木盆地,不仅拉开了他盐类科研人生的序幕,也从此与这片广袤的高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回忆指出:“西北生态脆弱,老百姓生活贫苦。我的家境比较困难,我在大学学习和生活费用都是国家提供的,所以从内心来说总希望在工作后,对党和人民有所回报。”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回报之情最终倾注在这片高原上,贯穿于他的盐湖事业中,在此后长达60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及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成为不折不扣的“老高原”。
孜孜以求:献身盐湖事业60年
郑绵平献身盐湖事业60年,成就斐然,概括说来,截至目前,在中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93篇、出版专著6部。他参与发现、评价了青海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为建立“陆相成钾理论”作出实质性贡献;主持发现扎仓茶卡镁硼矿和新类型铯硅华矿床;查明锂在盐湖沉积中的赋存状态,发现新矿物扎布耶石,从而发现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新类型扎布耶湖锂矿床,并在该湖区建立了世界海拔最高的盐湖科学观测和提锂实验基地,取得了低成本提取碳酸锂的技术突破,成功实现中国第一个锂盐湖产业化;三次率队进入罗布泊考察,揭示了罗布泊赋存的钾盐矿物,并首先指出“第二个柴达木钾盐湖区”;引领发现和评价柴西新类型砂砾型钾卤水资源;研究了适用于碳酸盐型盐湖的“盐梯度太阳池”新技术,为提锂项目提供了主要技术支撑。在长期深入勘查的基础上,他首次将构造地球化学观点用于总结盐湖矿床形成规律,提出多级盐湖盆地成盐模式及其成矿系列,有效地指导了钾、锂、硼等盐湖矿产的勘查工作。他基于地质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环境学等多学科融合,将地球盐湖研究中的基本过程与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过程联系起来,建立了一门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学科——盐湖学,等等。下面再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彰显郑绵平高原盐湖事业的重要影响和价值,以及他的拳拳报国心、悠悠赤子情。
(一)高原盐湖的“掘宝人”
郑绵平从大学毕业投身盐类矿床地质和盐湖综合资源研究,迄今已经考察了300多个盐湖,找到众多有经济价值的硼、钾、锂、铯卤水矿床,把人们印象中死气沉沉的“死湖”变成了“用斗量金的金湖”,成为高原盐湖的“掘宝人”。
郑绵平从高原盐湖掘到的“第一桶金”是钾盐矿床。他在自述《我的盐类科研人生》中描述了这一重大发现的过程:“(1957年)科考队到达柴达木(盆地)后,先到大柴旦工作,在大柴旦湖部署手摇钻探……翌日大清早,我和柳先生(柳大纲)出来在住处盐壳构成的道路上散步,边走边聊之际,我注意到路边每隔十余米就有一个浅坑,在浅坑距地面20厘米左右以下,均有晶间卤水充盈。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发现浅坑四壁有蚕豆大小的闪亮透明的斜方锥晶体附着。我抠下几颗用舌头舔尝,感到有辣味,赶紧递给柳先生,肉眼鉴定后,又经化学分析,很快证实为一种钾盐矿物,是一种新沉积的光卤石。”初出茅庐的郑绵平不仅第一个在察尔汗盐湖发现了钾盐矿物,并且发明出用光卤石加淡水分解生产氯化钾的简便方法,帮助当地土法上马,于1958年成功生产几百吨钾盐,中国从此告别无钾盐矿床时代,察尔汗盐湖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钾盐基地。郑绵平在接受采访时还很自豪于对察尔汗盐湖的开发,指出习近平主席考察青海时说察尔汗湖不是青海的而是整个中国的湖,“习主席主要讲了钾盐部分,我们不依靠进口就靠这个,它(察尔汗盐湖)影响有多大,你们可以想一想!”1989年,郑绵平又带领科研团队三次考察有“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在罗布泊“耳心”腹地第一次发现了钾盐矿物,初步探明储量近亿吨,远景储量可达2.5亿吨,为改变我国严重缺钾的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