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白族青年的“工业救国”梦(4)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04 16:13:33
浏览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成功发射8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6 颗是王希季负责研制的。由于他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和返回式卫星研制中的突出贡献,王希季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次一等奖。但他却认为,功劳应该归于那些不计个人得失、跟着他加班加点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

开拓太空,造福国家和人民

人类征服太空的目的是什么?随着对太空的了解不断深入,王希季开始认真思索这个问题。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主要空间大国就已经在返回式航天器的微重力环境下,开展材料加工、空间制药、空间生物学效应等多方面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微重力条件下,地面上不能相溶的物质可以均匀混合,而且不需容器即可融化和固化物质;所形成的晶体不但纯度高、均匀度好,而且体积大,有利于制造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可靠性。

王希季将目光投向了应用卫星和太空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987年,著名半导体材料专家林兰英请求,在第9颗返回式卫星上进行砷化镓晶体的生长实验。王希季听了非常兴奋,这意味着我国的航天技术朝着应用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然而,当时距离返回式卫星确定的出厂日期只有半年时间,如果要增加微重力搭载实验项目,将要冒非常大的风险。砷化镓的晶体加工炉炉内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无异于给卫星装入了一枚“炸弹”。

此外,这颗卫星原计划要搭载法国马特拉公司的蛋白质晶体生长和藻类培植实验项目,这是我国首次利用航天技术为国外用户提供服务,也是我国航天机构正式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标志,容不得半点闪失。

在这两难情境之下,面对各种不同意见,王希季果断拍板:“国内国外一起上!”

关键时刻,这个身材并不高大的云南白族人有着令人惊讶的勇气与魄力。

在忙碌了6个月之后,我国第9颗返回式卫星如期发射升空,经过5天的轨道运行,舱体安全返回,所搭载的中法两国微重力实验均获成功!

法国舆论界认为,这次成功的发射和回收,“证明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潜力,尤其证明了中国跻身世界卫星发射俱乐部的能力”。

如今,我国已陆续在返回式卫星上进行了上千项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搭载项目,在材料加工、微生物培养、动物繁殖、植物育种及流体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极有价值的成果。

在涉及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利益等大是大非面前,王希季只有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

王希季晚年一直倡导把太空作为国家疆域的一部分来看待。他常说:“天,中国人是有份的。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

坦荡无私,提携后辈甘为人梯

王希季的家,就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家属楼。90多岁高龄,人们还能常常见到老人去办公室上班。新华社记者曾经采访他,题目就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94岁仍是“创客”》。

有记者曾经问王希季的老伴聂秀芳,王老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聂秀芳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思想单纯,注意力都在工作上。”

王希季自己也说:“我的脑袋里,经常想的是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怎样做得更好。一个事情做好了,我感到很高兴;做得不好,就赶紧找原因。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挺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