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将助中国持续创新(2)
此外,在创意产出领域排名第12,中国的优势在于“无形资产”分支,并在本国人工业品外观设计数量、本国人商标数量及高技术出口净额和创意产品出口这几项上位居前列。
而在创新投入方面,中国的优势体现在:人力资本和研究(第25名)、商业成熟度(第14名)、市场成熟度(第21名)和基础设施(第26名)。
“目前,中国政策和投资环境利于创新发展。研究者、支出、专利和文章等方面的创新趋势在赶超美国。”Wunsch—Vincent表示。
但同时,中国的劣势环节也十分明显,其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制度领域(第60名)。
劣势不容忽视
中国在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的劣势分布于除了知识和技术产出领域外的所有领域。而且,这些劣势大多集中在创新投入方面。
Wunsch—Vincent提到,“相对于产出,中国应该更关注基础设施、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而且教育模块也需要加强。”
具体来说,在制度领域,劣势主要体现在“监管环境”分支(第100名);在基础设施领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支下的GDP/能耗单位排名第94、环境表现排名第97。此外,高等教育分支排在第94名。
陈东敏提到,“其中,基础设施领域的两项薄弱指标应当引起我们关注,能效和环保也是目前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的两大领域。这些指标明年可能会成为贡献项。”
而且,陈东敏表示,虽然中国创新能力发展很快,但是跟排名靠近的国家相比,人均收入水平依然偏低。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已经逃离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他说。
不过,有关高等教育的数据对比则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中国在QS高校排名中位居第3,属于优势指标,但高等教育却在第94位,属于劣势指标。
究其原因,数据缺失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缺少的数据
实际上,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指标变化和是否拥有可用数据,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中国存在数据缺失问题,很多排名相对较低的指标都是源于该问题,实际上,很多劣势领域的质量已经名列前茅。”Wunsch—Vincent说。
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同样也罗列了数据可用性问题。中国的缺失数据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就业方面。
其中,教育支出在GDP中的占比、中小学生人均政府支出在人均GDP中的占比、科学和工程专业毕业生占比、知识密集型就业占比等指标数据缺失。预期受教育年限(2013年)、提供正规培训的公司占比(2012年)等数据过时。
“数据是一个大问题,除了已知的缺失和过时数据,还有一些数据的准确性也无法保障。”陈东敏说,“通常,全球创新指数并不采用政府官方数据,未来我国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可能为WIPO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获得可用数据。”
例如,57个指标的数据资料来自各种公共和私人来源,包括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WIPO,世界银行和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等。
不过,陈东敏认为,各指标的总体变化与中国现状吻合,但是全球创新指数也并不全面,例如“卡脖子技术”就没有体现在指数中。
“不能把指数本身奉为圭臬,而应该关注自身薄弱环节。”他说,“我国工业核心技术、先进材料、制造装备等都需要改善,但这些都没有体现在指数中。”
医学创新重塑未来健康
此外,2019 年全球创新指数还包含一个特别章节,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技术集群的最新排名。美国(26 个)、中国(18个)和德国(10 个)占据科学技术集群排名的前三甲;巴西、印度、伊朗、俄罗斯联邦和土耳其也入围百强。其中,东京—横滨集群高居榜首,其次是深圳—香港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