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信:眼科大师创新的执着与信念
谢立信:眼科大师创新的执着与信念
图为:谢立信院士为患者诊治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节点看,创新‘高原’上需要耸立起更多的尖端科技‘高峰’。占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握科技创新大势,在尖端技术、重大命题上发力,在越来越多的‘高、精、尖、缺’科技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如是说,这是他对中国科技创新要破解瓶颈制约、攻克关键技术、提升原创能力、抢占科技前沿的战略考虑。作为眼科医学工作者,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在科学创新的道路上以身示范、不懈前行。
艰苦奋斗,创新发轫于微时
角膜病是全球第4大致盲疾病,角膜保存问题是制约我国角膜病患者手术康复的主要障碍之一。国际通行的保存角膜的营养液价格昂贵,中国眼疾患者大多无力承担。1981年,在潍坊医学院的一个简陋的小研究室中,谢立信首次研制成功“人脐带血清角膜活性保存液”,效果达到了国际通用产品的水平,价格仅为进口的五分之一。
1983年,谢立信对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生理与病理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多次试验后发现角膜内皮细胞呈六边形时生理功能最佳。谢立信把细胞形态学、结构力学和几何学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细胞对角线的计算来反映细胞的功能,提出并论证了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的临床早期诊断标准,应用该标准可在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前3~6个月做出诊断。相关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我国眼科第一个国家奖。
谢立信还提出了供体角膜活性新的判定标准——“活性密度”的概念,完善了评价内皮细胞活性的方法,此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角膜内皮显微镜的设计,对指导临床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搭建新平台,开启更高层次创新
在美国做博士后时,谢立信对国内外眼科现状和差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国眼科要赶超世界水平,必须加大基础学科研究、培养尖端学术带头人。
1991年,自美国归来的谢立信决心创建一个更高水平的眼科平台——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在眼科所刚成立最艰苦的时期,谢立信克服了包括资金短缺等困难成立了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实验室,2006年该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依托新的平台,谢立信带领科研团队发现并提出“不同菌种的真菌菌丝在角膜内存在不同生长方式”创新理论并得到验证;报告了我国真菌性角膜炎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属,提出“板层角膜移植术应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手术方式”,开发了真菌性角膜炎快速诊断方法,阳性率达95%以上;总结角膜移植术后真菌复发的特点,提出预防策略,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治真菌性角膜炎的成功率;提出单纯疱疹病毒(HSV)在角膜内潜伏感染是造成临床HSK复发的关键因素;报道我国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植物和泥土外伤。上述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谢立信团队还创建了角膜病诊治技术的规范化推广新模式,开展全国感染性角膜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制定我国感染性角膜病诊治的专家共识并在 28 个省市推广;结合我国国情,开展角膜病的系列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