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建什么样的国家公园?(2)
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胡军华等人研究发现,国家公园与已有自然保护区在地理空间上重叠较大,他们在自然环境上的差别很明显;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类所偏好的环境条件较多未包含在国家公园内。
“体制试点区目前尚存在保护环境类型不够全面、保护区域不连续等薄弱之处。”胡军华告诉《中国科学报》,为更好地实现国家公园目标定位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区域内加强野生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开展长期监测,掌握环境变化对物种分布与种群动态等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区域内物种在环境变化的永续生存,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
今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类型。
随后,在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基础上,国家林草局和青海省共同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青海林草局副局长王恩光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正对各类保护地开展综合评价。
立足中国实际
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看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应把握整合设立、主体功能、主体地位和空间管制等四个关键词。以空间管制为例,他认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目的之一是将对耕地的用途管制,拓展到生态系统的空间管制,但不能简单地套用耕地的用途管制,后者的概念更丰富,需要认真研究、积累经验。
根据《指导意见》,到2020年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到2025年健全国家公园体制,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到2035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
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向《中国科学报》介绍,从他们现在探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科学揭示自然生态分异和演变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协调的基本原理做好规划;二是从战略高度统筹设计,把自然和人文生态价值传承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有机统一起来;三是以大尺度的景观美和大范围的人少作为国家公园筛选的基本条件;四是要测算合理的容量;五是充分兼顾可持续的民生和社区的发展,把国家公园建设作为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条绿色途径;六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建立生态的严格保护、当地人民群众的致富和山水林田湖草修复的良性循环机制。
论坛召开之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何得桂及其团队正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调研“村两委+”工作模式。2018年7月,为积极调动社区群众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探索建立了“村两委+”社区参与共建共管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