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诺木洪戈壁滩“种”出好日子
青海诺木洪戈壁滩“种”出好日子
本报记者刘晓倩摄
9月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的诺木洪农场已是车水马龙。山东人开的早点摊上,四五个河南口音的中年男子正在交流自家承包地里的枸杞产量。隔壁桌子上,南方口音的几位,正小声合计着今年略有上涨的枸杞行情。
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缘,土黄色的戈壁滩上,有一条长约30公里的绿色“丝带”——诺木洪农场。这里的一天,从盐坷坷里长出的枸杞开始。这里的农户,因枸杞脱贫。田间地头的小汽车,二层的村社,“炫耀”着他们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黑风袭来的日子
2012年春节前,西安某大型超市,蒲青激动地看着货架上的柴达木枸杞,“它摆在最明显的位置,是价格最贵的有机枸杞。”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青海昆仑河枸杞有限公司董事长蒲青是土生土长的青海省都兰县人。2011年,他从西安回到老家,加入当地枸杞产业。刚来的时候,诺木洪农场没有电,没有水,路两边是土坯房子,一片破旧、衰败的景象。
诺木洪农场的历史,还要从60多年前说起。国家“一五计划”要求,实现全年3868万亩开荒任务并把开垦荒地作为一项长远规划来进行部署,由此拉开了诺木洪农场由戈壁荒漠变绿洲的序幕。1955年,一大批转业军人、内地干部和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这里,在柴达木盆地昆仑山雪融水冲积扇细土带开垦荒漠。今年55岁的李杰就出生在那个年代,他的父母从浙江来到青海,支援西北建设。“小时候,这里常常刮黑风,伸手不见五指。”李杰说,为了不被风吹走,小朋友们要迅速趴在地上或者沟里。
李杰和父辈们一起,搬掉万座大小沙丘、填平无数纵横沟壑,建成田成方、林成带、路成网、渠成系的高原特色农林产业区。春小麦、青稞、油菜等高原特色农作物让褐黄色的戈壁滩逐渐绿起来。然而,这样的生产模式让一年大部分时间土地裸露,又衍生了农田沙化、植被退化、荒漠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柴达木盆地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开垦面积逐年增加,在这个年降水量只有39毫米的戈壁滩上,农业发展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
枸杞地成了抢手货
在龟裂的盐碱地上,一簇簇低矮的枸杞树顽强地生长着。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所枸杞研究室主任樊光辉副研究员告诉记者,这是野生黑果枸杞。诺木洪农场的改变,正是从这些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开始。
上世纪60年代初,诺木洪农场利用当地的野生资源进行枸杞驯化,成为柴达木盆地栽培枸杞的历史起点。2004年,一个生态治理的项目让樊光辉初识黑果枸杞。2006年,他做成了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杂交实验,继而开始了对适合高原环境、盐碱土地的枸杞新品种的培育。
诺木洪农场生产指导科副科长夏学宝是2005年来到农场的。他对记者说,当时,农场耕地面积5.3万亩,只有大约1200亩地种植枸杞。大部分种植青稞、大蒜、莴笋、油菜等经济作物。“那一年,农场无偿划分种植枸杞的土地,买好了枸杞苗等必备物资,要求各大队长带头,在职职工每人至少种20亩枸杞。”但是,因为不了解枸杞种植技术,也不知道能否赚钱,农户们对种植枸杞呈观望的心态。“甚至有人带上烟酒,找大队长说情,能不能少种点儿枸杞。”夏学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