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恩泽: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
闵恩泽: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
天上有一颗小行星,2011年被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在浩瀚宇宙闪耀。闵恩泽,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首席总工程师,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7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几十年来,我干了三类工作:第一类是满足国防急需和炼厂建设急需;第二类是帮助石化企业摆脱困境、扭亏为盈;第三类是基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科技研发。”这是闵恩泽院士生前对自己事业的总结。
1946年,闵恩泽在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55年,闵恩泽夫妇放弃国外优厚生活待遇,取道香港回到新中国,以知识报效国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炼制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闵恩泽发明了控制表面张力解决小球催化剂破碎的方法等,并参加催化剂工厂的设计和试运转,保证了国防航空汽油的供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闵恩泽提出了“新催化材料是创造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工艺的源泉,新反应工程是发明新工艺的必由之路,新催化材料与新反应工程的集成往往会带来集成创新”的见解。他主持新型分子筛、非晶态合金等新催化材料,磁稳定流化床、悬浮催化蒸馏等新反应工程领域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1980年4月,闵恩泽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5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世纪末,年近八旬的闵恩泽高瞻远瞩,倡导发展绿色化学与化工。他主持的“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广泛开展。进入21世纪,闵恩泽成功开发了“近临界醇解”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进行了“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的开发”。
闵恩泽不仅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的重大创新成果,更是科学精神的倡导、实践和传播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密切关注世界石化科技的动态和走向,以自身多年科技人生的真实感受和经验教训撰写专著,激励年轻一代创新奉献的热情。他淡泊名利,拿出500余万元积蓄设立“闵恩泽能源化工奖”及多项奖学金,鼓励、培养年轻人。
(本报记者 张翼)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