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抗病毒药:潜伏与反潜伏的终极“间谍战”(2)
这条路谍影重重,步步惊心。一方面,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会随时看穿它们的真面目,产生抗体“追杀”;另一方面,人类发明的抗病毒药也会发起一轮轮的“锄奸”行动。
例如,此次进入抗新冠病毒肺炎指南的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以及被寄予厚望的瑞得西韦,就像三个认真负责的“管理员”,看到病毒那些奇怪的外挂(蛋白酶、RNA聚合酶),就冲上去搞拆迁,期待它们这次能把新冠病毒也拆得面目全非。
“好心办坏事”的免疫系统
作为这次较量的另一方,病毒也不会束手待毙。为躲避人体的免疫系统和抗病毒药物,它们选择了两个简单有效的反扑策略,一是易容,二是蛰伏。
病毒的易容就是变异,这种伪装手段可以使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自己,从而骗过免疫,躲避药物;蛰伏更是一种长线的策略,在宿主体内默默休眠,等到免疫系统人困马乏、警惕性弱时,东山再起。
流感病毒就是这两大间谍策略的集大成者,通过易容,它们打败了最早的药物前辈——金刚烷胺,使疫苗不得不升级换代;通过蛰伏,它们历经千年而不老,时不时出来肆虐一下,不经意间成为历史上杀人最多的杀手之一。
因此,除了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一些非特异性药,如干扰素和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等)等,也在抗病毒治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不过,免疫系统太过“强大”,有时也不是一件好事。
公平地说,杀人不是病毒的初心,宿主的死亡对体内的病毒也是灭顶之灾。病毒潜伏的终极模式是在宿主不死的前体下,感染尽量多的细胞,增殖尽量多的数目。但是,由于它们无孔不入的潜伏,给免疫系统的精准杀伤带来了极大困难,甚至会产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不良后果。
比如在非典疫情中,SARS病毒导致死亡的一个直接原因,恰恰是免疫系统猛烈攻击受病毒感染的肺部细胞,导致肺泡细胞大量死亡,从而破坏了人体的呼吸功能。这也是在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还要考虑适当下调患者的免疫反应的原因。
抗病毒药物的目的在于抑制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潜伏和扩增,并减少由此带来的机体损伤,这场药物和病毒之间的间谍战,永远不会结束。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家们从来没有向病毒妥协过。伴随着相关新药临床试验的开展,以及一系列潜在药物被筛选出来,我们丝毫没有必要恐慌,更没有理由失去信心。
毕竟春天从未走远,更不会有什么过不去的冬天。
(作者分别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副教授、教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