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疫”的“破冰者”(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2-11 11:35:48
浏览

马鑫告诉《中国科学报》,公众号留言主体以群众居多,另有社区工作人员,还有极少数与医护相关的工作人员。“从我的数据来看,求助较多的是疑似患病、自我隔离的群众,以及社区工作者。后者负责送爱心菜、送口罩、测体温等,每天要接触大量人员,难免产生焦虑的情绪。”求助者的问题也比较集中,如前文所述的怀疑染病、被排斥,以及因疫情带来的生活、学业不便等问题。

由于手机媒介的特殊性,马鑫、侯金波接触的多是20~40岁的中青年,随着工作量的逐渐增大,从2月5日起,这支6人的队伍已扩充为80多人。

“现阶段我们做的更多的是倾听、共情、陪伴、支持。”马鑫不忘提醒关注一个特殊群体——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老人向我们提出更多的是现实要求,如药停了、家里没蔬菜了。他们不太会使用网络工具,打电话求助对他们来说更直接一点儿。”

真正的爆发期是事后一两月

电话声还在此起彼伏地响起,众人的心依旧紧揪着。

更大的隐忧还在后面。根据非典时期的经验,求助者在初期求助的多是医疗、症状相关的问题,一两个月后,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才会浮出水面。

“真正的心理问题爆发期是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那时候,大家更希望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外出,太多情绪上的负担需要释放,或者说,希望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主诉的更多是情绪上的问题。”马鑫说。

吴和鸣指出,确诊、疑似患者,第一线医护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是疫情心理援助中,最需要关注的三个群体。

“这三类人的感受和普通人不一样。”侯金波解释说,重大危机事件对亲历者、目击者本身就是创伤。比如,医护人员因为忙碌,现在未必有时间寻求心理辅导,他们在救援时充满力量,但如果当时经历的事情没有处理好,过后所累积下来的紧张、恐惧、悲伤等情绪就会在大脑中浮现出来,心理学上将之称为“闪回”。

如今的心理援助,是否对一两个月后心理问题的爆发有所帮助?

侯金波告诉《中国科学报》,只要处理得当,肯定可以帮助他们缓冲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当下的心理援助,一方面针对应激状态下的情绪反应,可以教给求助者一些稳定情绪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针对未来,帮助求助者抉择和应对,与他一同面对最糟糕的结果。“相当于在一个人从波峰滑到波谷时,给他增加下坡的摩擦力,为他建立心理预判,不至于突然面对突发事件产生心理崩溃。”

每次的心理援助都以稳定情绪为主,不能一下解决求助者的所有问题。而一旦高校开学,兼职性质的心理咨询师还将承担高校的本职工作。“我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通过值班制,尽量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大家来说也是一种陪伴。”马鑫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