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科研突击队
疫情中的科研突击队
——记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情防控科技攻关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科技攻关组科研人员正在开展工作。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供图
■本报记者 倪思洁
1月27日,大年初三,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巴斯德所)党员、研究员郝沛走进所里。单位保安给她测好体温后,他们互道了声“新年好”。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的新年里,这是郝沛经历的第一个面对面的拜年。
之后,她走进研究所大楼,和上海巴斯德所科研骨干一起,在科技攻关《请战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请战书》里这样写道:“我们愿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随时听候调遣,我们全体队员都义无反顾!”
疫情里的科技之声
郝沛等科研人员对新出现的病毒产生警觉,是在1月12日的下午。就在此前,我国研究人员在国外数据库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从1月11日下午开始,郝沛和研究团队的科研人员们一起,开始对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熬了整整一个通宵后,他们终于在1月12日的下午看到了数据结果。
“通过对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spike蛋白的结构模拟计算,预测新型冠状病毒spike蛋白可以与人ACE2蛋白结合,可能通过该机制感染人体上呼吸道表皮细胞。”郝沛拿着数据结果与冠状病毒领域的大专家商量。
大家一致认为,他们手中的分析数据可以为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学术参考,也可以为科研人员了解此次病毒的起源、原生宿主,以及评估病毒在物种间或人类之间公共传播的风险提供帮助。于是,他们及时将数据共享了出去。
随着病毒感染样本二代测序数据大量产出,郝沛等人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将自己的未知病毒分析流程共享,以便更便捷、系统地了解病毒情况。于是,他们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合作,建立起病毒基因组自动化鉴定云平台(VIC)。
“我们希望能够用擅长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协助医院机构很快作出专业判断。”郝沛说。
这一平台可以直接对接人体样本的RNA二代测序原始数据,具有对数据全自动质量控制、拼接和病毒组成分析等功能,能够用来全面分析患者的呼吸道病毒组,研究其致病因子,助力临床诊断,为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监测病毒变异趋势,以便提前部署应对措施。
与时间和疫情赛跑
因为疫情形势严峻,郝沛没有让她研究团队里的科研人员到所里上班。“上下班往返的路上会有感染的风险,我们做生物信息数据分析,是可以在家里办公的。”郝沛说。可是,她自己却从大年初三开始,每天到研究所工作,随时准备为研究团队做各种协调工作。
从春节前至今,无论是做数据分析,还是建立“病毒基因组自动化鉴定云平台”,他们的工作一直没有停过。因为他们知道,疫情不会等人。
和郝沛研究团队一样,整个上海巴斯德所都在与疫情和时间赛跑,因为这是嵌在这个研究所骨子里的使命。
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中科院党组开始着手组织能够对抗传染病的科研力量,酝酿成立专门的研究所。
从诞生之日起,这个研究所就担负起了抗疫的使命——聚焦病原微生物基本生命活动规律、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为公共卫生与生物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和解决方案。十多年来,上海巴斯德所随时准备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冲上疫情防控和科技攻关的第一线。
做科技攻关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