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没了,蛇还远吗(2)
“选择研究蛇是因为我们知道它们以两栖动物为食,所以假设两栖动物的灭绝可能会给蛇带来负面影响。该地区的其他分类群也可能受到影响,但许多物种缺乏数据,因此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估计这些影响。”Zipkin告诉《中国科学报》。
实际上,这种黏滑的爬行动物是出了名的神秘,也很难在野外进行研究。在此之前,蛇如何在壶菌流行下生存主要基于猜测。
Lips、Zipkin和同事对在巴拿马埃尔科普附近的一个国家公园收集的7年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数据以2004年导致两栖动物大灭绝的壶菌暴发为分水岭,研究人员比较了暴发以前1年和暴发以后6年的数据。
然而,即使有了如此广泛的数据集,许多物种被检测到的频率仍是如此之低,以至于用传统的分析方法是不可能的。例如在研究中观察到的36种蛇中,12种只被发现了1次,5种被发现了两次。
研究人员无法准确说出有多少种蛇的数量减少了,也不能仅仅因为一个蛇物种在壶菌病暴发后的调查中没有出现就确认它已经消失了。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对于缺乏数据的物种,我们通常无法准确评估它们的种群变化,相反,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现在蛇类种群的状况比过去更糟的可能性。”Zipkin说。
于是,研究人员建立统计模型,着重于估计两栖动物灭绝后,蛇类多样性指标发生变化的概率,而非其绝对数量。
结果显示,与之前相比,蛇的群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两栖动物数量下降之前相比,蛇的种类减少了85%,物种数量也在下降,且许多物种的出现率下降。
此外,青蛙数量下降后,许多蛇的身体状况也变差了。“很多蛇都很瘦,看起来像是要饿死了。”Lips说。
生物趋于同质化
研究人员确信,他们在蛇群落中观察到的变化是由于两栖动物的消失,而不是其他环境因素。因为研究区域位于国家公园内,这里受栖息地丧失、人类社会发展、污染或其他可能直接影响蛇类数量的因素的作用有限。
此外,这个研究地点位置偏远,而且在壶菌病流行之前的几年里,Lips每年都在那里进行调查,这提供了一个罕见的窗口,让人们得以了解两栖动物灾难性消失后生态系统的迅速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任何物种的消失都是毁灭性的,一个物种的减少或灭绝会在生态系统中引发雪崩。例如,当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在一个地区引起连锁反应时,它们可以消灭许多缺乏数据的物种——那些没有得到足够研究以了解如何最好加以保护的动物。
耶鲁大学的Pamela González-del-Pliego表示:“我们需要迅速行动起来,把两栖动物作为一个高度优先保护物种,并把缺乏数据的物种纳入保护策略。”
而且,该结果并不是最坏的消息。真正的坏消息是,破坏程度预示着全球范围内的物种损失将远远大于科学界一直以来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