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冠肺炎发起挑战的人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2-16 20:08:22
浏览

 
 
向新冠肺炎发起挑战的人  
——记中国科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临床研究团队  

魏海明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魏海明供图

魏海明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魏海明供图

傅斌清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魏海明供图

傅斌清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魏海明供图

129日大年初五的上午,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第一线的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附一院”)副院长、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专家组组长徐晓玲打了一个“搬救兵”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她的同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魏海明教授。原来,在安徽省新冠肺炎患者中,出现多例轻症患者病情突然恶化的情况,原因不明,情况危急。

魏海明当即召集3位实验室成员商讨对策。“当时没有多想,就是以救人为目的,早一天认识清楚,也许就能多救一个人。”他向《中国科学报》回忆。

事实证明,这通电话成为这些危重患者病情的转折点。

魏海明团队随后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诱发“炎症风暴”的关键细胞因子,通过对症使用阻断药物缓解了病情。目前,这一治疗方案通过临床实验注册,正在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或将成为危重病人的福音。

抗击“炎症风暴

接到徐晓玲电话的当天下午,魏海明实验室的小会从两点一直开到天黑。经过讨论,魏海明带领大家理出一条思路:如果是抵抗病毒的免疫力不足,病情不会突然间恶化;而突发的恶化更像是免疫反应过强导致的炎症风暴。

所谓炎症风暴,实际是由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的。“病毒来了免疫系统要向它们扔炸弹,火力不够控制不住病毒;还有一种情况是,免疫系统新认识这种病毒,一下丢了太多炸弹,结果反而伤害了自己。”魏海明解释说。

对临床来说,免疫力不足和免疫过度需要采取截然不同的治疗手段,盲目提高免疫力可能反而火上浇油。如何确认原因?

“不能坐在家里瞎猜,必须分析样本。”魏海明当即拍板,进驻附一院(感染病院)生物安全实验室,与徐晓玲团队联合攻关。

130日,流式细胞仪等精密仪器从魏海明实验室运达感染病院实验室131号下午2点,样本检测正式开始。夜里11点,初步结果出来了: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处于高度活化状态,这正是过度免疫的表现。魏海明当即打电话跟徐晓玲沟通此事,提出可能的治疗方案。

随后的几天,通过对33例病人血液30项免疫学指标的全面分析,魏海明团队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后,迅速激活炎症性T细胞和炎症性单核巨噬细胞,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6IL-6)通路,形成炎症风暴,导致严重肺部免疫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