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科技人员在行动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2-17 09:34:31
浏览

 
第一时间揭开谜团,争分夺秒筛选药物,迎难而上提供技术支撑  
防控疫情,科技人员在行动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科技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在实验室、在病房、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他们迎难而上、加班加点,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争分夺秒研究,为科学防控提供决策参考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只有通过基础科研尽快认识病毒、揭示病毒传播途径,才能为疾病诊治、药物筛选等提供决策参考。

新冠病毒是一种怎样的病毒?

获得病毒样本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争分夺秒,以最快时间完成了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离病毒毒株等基础性科研工作。1月11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作为国家卫健委的指定机构之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向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发布,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施一表示,团队正在研究病毒的入侵、复制以及传播机制,并且与跟医院合作,尝试了解新病毒在人群中扩散时可能发生的基因组变异。

新冠病毒从哪里来?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及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展开新型冠状病毒鉴定研究工作,其成果于2月3日在《自然》杂志发表,第一时间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认为该病毒“可能的自然宿主”是蝙蝠;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广州动物园开展的研究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新冠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根据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相关专家确定了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传播途径,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科学自我防护提供了参考。

我国科研人员在新冠病毒研究上做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一方面为筛选药物、进行临床诊疗、开展疫情防控、预测未来疫情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学支撑,同时也为国际同行开展合作攻关提供了最新数据,有助于相互协作、少走弯路。

对于一个全新的病毒和疾病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推进,关于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会不断深入、精准、完善,为疫情防控提供新的科学支撑。

特事特办攻关,加速推进药物筛选、疫苗研发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型传染性疾病,疫情防控急需特效药物。

1月24日,科技部成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14位专家组成的科研攻关专家组,启动了3批共计16个应急攻关项目,包括药物研发、疫苗研发、检测试剂等。同日,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与国家疾控中心所属的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合作,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和电子显微镜照片等相关信息,为药物、疫苗研发等提供关键支撑。

与此同时,科研机构、药物企业和医院等通力合作,初步遴选了部分潜在药物,加紧开展临床实验。国家药监部门和相关医疗机构等特事特办、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研发人员更是争分夺秒、全力推进。

2月5日,我国研究人员牵头,对美国在研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在武汉金银潭等医院启动临床试验。临床实验包括两项:一是研究评估该药对未表现出显著临床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另一项则是评估其用于重症确诊病患的疗效。